河南日報記者 胡春娜 實習生 劉昕
8月16日,鄭州市中原圖書大廈,書架前、過道上、走廊里,隨處可見席地而坐正在看書的孩子。他們,每人手裡都捧着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着,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
這個暑期,書店成了學生消暑、學習的首選之地。

圖①8月16日,鄭州市海匯中心新華書店,孩子們在享受閱讀的樂趣。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圖②鶴壁市淇濱區構建「悅」讀體系,讓書香滿城。圖為該區桃園書屋一角(8月17日攝)。楊永軒 攝
精彩活動引「流量」
天氣炎熱,省內各大書店的暑期活動正在火熱開展。
鄭州購書中心的「小小圖書管理員」在書店來回穿梭,整理書籍;開封市祥符區新華書店舉辦的《詩詞里的中國》詩文朗誦會活動,吸引眾多小讀者參與;永城市新華書店第四期「讀書匯」活動如期進行,多名讀者分享、交換了自己喜愛的書籍,感受名著的魅力,讓經典潤澤心田……
這些精彩活動,受到了許多大讀者和小讀者的熱情追捧,讓閱讀在暑期掀起了一股熱潮。
鄭州購書中心經理張書霞告訴記者,每年暑期,青少年閱讀需求旺盛,書店會將一些少兒讀物放在醒目位置,方便孩子們購買和閱讀。同時,為了滿足不同年齡段的讀者,不僅經常更換展台書籍,也會舉辦相關惠民書展、傳統文化體驗、文學座談等活動宣傳,做到線上線下客流的互通引流和轉化,增加書店的「流量」。
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讀者紛至沓來,逛書店成為文化時尚,更多讀者與閱讀相伴、共享書香,閱讀興趣被激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營造氛圍增「留量」
互聯網時代,讀者的滿足感不再單純來源於閱讀紙質圖書帶來的知識慰藉,而是期待在更豐富、更飽滿、更個性的文化體驗環境中享受閱讀的樂趣。為此,很多書店除了圖書之外,還有了文創產品、咖啡區,力爭在讀書空間構建多元化產品,使很多讀者愛上一卷在手的閱讀時光。
新鄉市的撒哈拉書店在進入暑期前就推出學習月卡,不僅有專屬的學習座位,還提供清涼的飲品,因此經常早上還未營業就有讀者在門口等待。除此之外,一些書店推出的創意體驗、文化講座、「回聲朗讀亭」等特色服務,努力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
隨着網絡書店、電子閱讀的興起,消費者在購書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在這種形勢下,實體書店除了舉辦線下活動增加客流,藉助網絡進一步打造書店品牌,已經成為眾多書店的首選。
作為省內較大的綜合性書店,中原圖書大廈利用抖音直播間、小紅書、微信公眾平台等線上推廣平台,通過短視頻、抖音直播推薦熱點圖書,聯合各大出版社在微店社群、抖音直播間讓利促銷、推廣宣傳,加強與市場粉絲的互動,增強書店在市場上的品牌影響力。
「書香」厚重的秘密
一個有底蘊的現代社會,應該是一個閱讀社會;一個有魅力的城市,應該是一個散發著書香的城市。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作出了「建設書香河南」的安排部署,為我省更好營造全民閱讀氛圍,共同建設書香社會,建設現代化河南注入強大精神力量。今年7月,我省又提出要把書香河南建設作為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讓全民閱讀觸手可及、蔚然成風。
擁有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和豐富門店布局資源的新華書店遍布省內大小城市,環境優雅、設計新穎的民營書店瀰漫書香,共同塑造文化綜合服務新場景,致力打造民眾喜愛的「文化會客廳」和「美好生活的新入口」。
「家門口的書店雖然不大,但我們在這裡度過了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鄭州市民熊紅艷說,她家附近的書店從開業至今,是一家人最常去的地方,也是孩子獲得知識的不竭源泉。
這些大大小小的書店,讓全民閱讀的書香真正滲透到民眾生活中。書店內容與形式的創新,讓閱讀更加吸引讀者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為全民閱讀創造更好的社會土壤,讓「書香河南」的底色更加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