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頭條的時候,看到有網友發一篇關於中國語文課本以日本和服作為封面圖的文章,引起廣大網友的憤怒。網友們的憤怒是正常的,因為這是毒教材。
但其實這種情況不足為奇,屬於正常現象。為什麼這麼說?小編有幾點理由:
第一,比起以日本軍機做課本封面圖,把日本兵說成是雷鋒,以日本和服日本人作為封面就稍遜一籌。
第二,畫面比起唐氏綜合症臉,讓人看起來舒服多了。
第三,該語文課本的封面圖是日本的一部名著《我是貓》里的一個插圖。《我是貓》這部日本名著是日本人夏目漱石在1904年-1906年連載的一部小說。以這種名著里的插圖作為中國語文課本封面圖,可以算是一種文化交流互鑒。
所以,某些人以這種「文化」插圖作為語文課本封面圖,是不足為奇的,是很正常的。
然而,這種「文化」插圖看似溫和,甚至冠以文化的插圖行為,比起更為猛烈的課文插圖,其文化入侵影響效果更甚。
正因為溫和,正因為冠以文化,看似無害,其實是「溫水煮青蛙」,其文化入侵過程,無感無痛,無知無覺,降低了人的警惕性。當感覺到疼痛,才發現它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這就是此類插圖的高明之處,也是此類插圖的可怕之處。
再來看看這條信息,你就知道,此類插圖為什麼不足為奇,很正常?
1987年中國某教育出版社與日本情報部門建立教材互審制度。
既然是教材互審,自然就會出現這樣的插圖了。
發問毒教材事件:
1、相關調查進展如何?
2、有關人員是否受到應有的懲罰?
3、今年秋全國所有的課本,包括教輔及其他相關學生用書的插圖問題是否會全部替換掉?
相信有關部門一定能夠給予全國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
具體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