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全民國防教育日即將到來之際,「邁向強國新征程 軍民共築強軍夢」2021年佛山市順德區全民國防教育主題活動在北滘鎮莘村中學舉行。活動中,順德區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揭牌,國防教育講座開講;活動形式多樣,乾貨滿滿,以增強全民國防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順德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中唯一一所學校,莘村中學攜手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聯盟展開合作,雙方將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攜手推動國防教育再上台階。
順德新增一批國防教育基地
全民國防教育「朋友圈」再擴容
伴隨着舞蹈《保衛黃河》,順德區全民國防教育主題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活動現場,順德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何敏輝宣讀了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代表單位。據介紹,2018年,順德命名順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順德區博物館和西海抗日烈士陵園為全區第一批國防教育基地;今年6月,順德公布了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名單,分別有:順德區檔案館、順德農民自衛軍幹部學校舊址陳列館、順德革命烈士紀念碑、中共珠江三角洲地方委員會機構駐地舊址、容桂革命烈士紀念碑、三洲革命老區黨員教育基地、碧江振響樓、莘村中學、黃有權故居及其革命事迹展覽館。目前,順德已有12家單位入選國防教育基地,這對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深入發展,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順德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揭牌
實際上,順德是一片擁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連續多年榮獲「全國愛國擁軍示範區」稱號。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順德區委區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推動國防教育工作。除了評選國防教育基地,順德還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主題宣傳板報展示、發放國防宣傳圖冊、舉辦國防教育講座等形式多樣的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宣傳國防法規、普及國防知識、強化國防觀念、增強國防技能,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履行國防法律義務,激發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營造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良好氛圍,「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領導嘉賓走進莘村中學國防教育展廳
「國防教育作為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和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素質、培塑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順德區人武部上校政委江河在活動致辭中表示,順德區國防教育工作基礎好,近年來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對提升順德區國防教育的質效,他提出了四點希望:增強國防教育的政治指向性,增強國防教育的戰略憂患性,增強國防教育的全局實效性,增強國防教育的時代創新性。
活動現場,順德區民兵應急連連長劉冬冬還帶來了題為《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的國防教育演講,莘莘學子認真聆聽,收穫滿滿。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佛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共佛山市委宣傳部、佛山軍分區政治工作處、佛山市國防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辦,佛山市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共佛山市順德區委宣傳部、順德區人民武裝部、區國防教育委員會辦公室、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承辦,北滘鎮莘村中學協辦。
莘村中學「牽手」廣州優質資源
打造順德國防教育「第一梯隊」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作為順德區第二批國防教育基地中唯一一所學校,莘村中學積極推動國防教育發展,致力於打造順德國防教育「第一梯隊」。據悉,該校把國防教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突破口,將推動國防教育建設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於今年1月在高中籌建了順德區第一個國防班並開展常規軍事訓練。

「我的爺爺、爸爸以及很多親人都是軍人出身,我對國防事業很感興趣,當得知學校要組建國防班時我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莘村中學高二(9)班的王佳佳告訴記者,在國防班學習,不僅能參與軍事訓練活動,增強自身體質,更能磨礪個人意志,以鐵一般的紀律要求自己,爭創佳績!據悉,目前該校國防班共有51名同學,成績位於全年級前列,身體素質良好。
「向前看,齊步走!」在莘村中學國防教育展廳前,莘村中學國防班學子的颯爽英姿給在場的來賓留下了深刻印象。走進該校國防教育展廳,國防教育歷史發展脈絡鋪展而來——這裡是集納國防知識的寶庫,也通過引進VR等新技術讓國防教育深入人心,科技感滿滿。值得一提的是,莘村中學國防教育展廳不僅對校內師生開放,也對全體市民開放,以點帶面助力北滘鎮以及順德區國防教育事業發展。

國防教育展廳的VR體驗區吸引學生「嘗鮮」
教育,浸潤心靈,傳承文化。莘村中學為學生們種下國防教育的種子,這對普及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國防意識大有裨益。如今,莘村中學「牽手」廣州優質教育資源,助力順德國防教育發展。
當天,莘村中學與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結對共建「國防教育聯盟學校」揭牌,雙方將展開深入合作、共享國防教育課程資源等方式,辦好國防特色教育,進一步增強師生的愛國意識、國防意識,營造關心國防、建設國防和支持國防的濃厚氛圍。

兩校共建揭牌儀式
「通過建設軍事模型基地和宣傳欄,開設常規軍事訓練課程,聘請專業教官負責國防教育的教學工作,與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聯盟開展合作,不斷提升國防教育水平。」莘村中學校長溫汝剖表示,下一步,該校將藉助國防教育基地建設的契機,繼續大力推動國防教育工作的開展,以點帶面,為國防事業貢獻力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名潤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名潤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