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頒佈「雙減」政策之後,又上大招,開啟「5+2」課後服務模式,前槍打響沒多久,後一步政策又即將落實,該模式從今年9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對不少上班族的家長來說是一大喜訊,而對於老師來說,可能就有點悲催了。
一、什麼是「5+2」課後服務
小學階段,學生在校時間為「5+2」模式,「5」就是每周不少於5天,「2」就是每天要達到2小時,是課後輔導的時間,但這一模式並不是強制性的,而是家長根據自身家庭情況進行決定,並且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在這2小時內教師不可以講授新課,而是主要輔導學生完成課後作業,並且為有疑問的同學答疑。
二、解決雙職工家長的後顧之憂的同時,也給少部分家長出了難題
如今孩子上學的接送問題的確成了老大難,上學時間還能湊合,可下午三四點鐘就學實在讓人頭大。延遲2小時放學,使孩子的上學時間與家長的上下班時間同步,着實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校完成作業還有老師輔導, 取代了現在學生之家的地位,也讓家長下班回家之後輕鬆了不少,能有更多時間與孩子相處,緩解家長與孩子之間因輔導作業而產生的緊張關係。
但也存在少部分全職媽媽或是家裡有老人接送的孩子的情況,這些家長有時間精力去陪伴孩子,他們會如何選擇呢?如果不留校接回家,使孩子成為小部分特殊群體,在脫離大環境之下,孩子與老師及同學的相處機會也隨之減少,這也成為需要考慮的一方面。
三、落實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
課後服務由誰來負責?前期,一些小學已經開始試運行課後服務這一舉措,也存在一些問題:中午在學校就餐,餐飲外包給餐飲行業,飲食上高油高鹽非常不利於學生的身體健康;課後服務由在校老師還是其他人員負責,是否真正能起到輔導的作用?因此對學校和老師都有較高的要求,畢竟老師也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需要照顧,所以有效的獎勵機制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育部「5+2」課後服務的推進,也是「雙減」政策下的助力劑,對校外輔導機構以及學生之家都有很大的衝擊。但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家長始終都不能放鬆,教育培訓的關閉,其實加速了家長學習的進度。
在這些政策的衝擊下,你們的焦慮是減輕還是加重了呢?歡迎評論區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