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化」後果顯現?庫克連續三次訪華,消費者卻不在乎了!

作為蘋果的現任首席執行官,庫克的一舉一動也是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庫克的行為也反應了蘋果的態度。從目前傳出的消息來看,蘋果不僅在2023年的時候連續訪問中國,並且在2023年10月訪華的時候還參觀了立訊精密的工廠。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3月20號,庫克再次訪華,並且還表示:中國市場對於蘋果來說十分的重要,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事實上,類似的論調其實庫克也說過好多次了,只不過一直以來的側重點都在於中國市場,這次的側重點放在了中國供應鏈上。

事實上,庫克的這次表態被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開始「轉向」了,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和此前那種口頭說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庫克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也無法得知,不過庫克之所以突然這麼說,大概率是想要挽回國內的消費者了。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進入2024年之後,蘋果的各種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都在迅速的下降當中,其中iPhone手機在2024年前六周的銷量更是直接下跌了24%。從這一點來看,庫克確實是要開始着急了。

iPhone手機銷量下滑的原因有很多,不過其中非常關鍵的一個影響因素肯定是和蘋果開始「去中化」有關。此前蘋果的「脫鉤斷鏈」和「去中化」可以說是十分的明顯了。不僅在加速減少蘋果供應鏈當中中國供應商的數量,同時還表示要將產能轉移到印度去。iPhone15就有不少來自於印度生產,蘋果還傳出消息在2027年的時候要將近半的iPhone手機放在印度市場,甚至iPhone17的研發也放在了印度工廠當中。

要知道,蘋果還帶着富士康緯創等核心代工廠一起到印度投資建廠,擴大在印度的產能規模。同時從日本媒體公開的數據來看,iPhone13時候有近半的供應鏈廠商中國企業,到了iPhone15的時候,這個數字下降到了30%左右。

在零部件價值佔比方面,iPhone13時候中企供應的零部件價值佔比在4.5%左右,到iPhone15的時候也下滑到了3%左右。從這些數據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蘋果正在轉移產能,加速「去中化」。

對於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其實也有很多猜測,有些業內人士認為蘋果是擔心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程度太高了,尤其是超過90%的iPhone手機都在中國市場完成代工,蘋果擔心會像華為一樣遭到「禁令」。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和美國主張的「脫鉤斷鏈」有關,畢竟此前惠普也傳出了打算轉移產能的消息,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同樣也導致惠普在國內市場上的市場份額不斷降低。

蘋果的去中化導致其在國內市場上的份額降低了不少,再加上華為Mate60發佈之後造成的影響,蘋果在國內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上的銷量再次受到影響。華為在2024年第一周和第二周都成為出貨量最高的手機廠商,還傳出要重新開始一年雙旗艦的模式。

這些情況都導致蘋果開始着急了,畢竟蘋果對於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很高,中國市場可以說是蘋果市場份額佔比最高,營收最關鍵的一個市場了。在這種情況之下,蘋果看着中國市場份額的不斷降低,自然會開始着急。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中國消費者已經開始不買賬了,畢竟如今的iPhone手機不僅創新沒有什麼亮眼的地方,同時芯片性能的增長也沒有那麼明顯。還有蘋果開始轉移產能和「去中化」,華為手機回歸,小米開始進入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等因素影響,可以說國內的消費者確實開始不在意了。

除了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減少之外,蘋果在歐洲市場也接連遭到罰款,可以說最近一段時間就沒有傳出什麼對蘋果有利的消息。也難怪庫克會這麼著急,又一次訪問了中國市場。

認同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