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聽音樂是種享受,想聽什麼留言告知(都是付費無損包)
相比於旗艦手機,中端手機和性價比手機的「名字」確實是正如其名,中端手機屬於在相應的價格上可以有功能、性能、外觀等都比較有不錯的體驗效果,同時具備一定實惠性,而性價比手機相對於中端手機,雖然整體屬於偏低的檔次,但最大的優勢在於續航穩,功能兼容性強
所以正是這樣,我們每次看到性價比手機都會感嘆「這種定位的產品最根本的價值就是讓用戶可以花最少的錢可以體驗到相對多的功能」,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在意功能的極致性,這點很重要,這就是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和大家就稍微說了一下性價比和中端機的本質區別,當然如果真的理解,還是需要從心中發出認知才行啊。
是中端機,還是性價比?
可能是目前中端和性價比手機市場在用戶眼中最熱議的問題了,幾乎每一個人看到一台價格在2000元左右的手機都會問到「是中端機,還是性價比」
為什麼?原因在於目前的手機行業基本上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都不會偏離「同質化和跟風」的趨勢或者現象,也就是講個大白話「現在的性價比手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性價比,現在的中端機也不再是單純的中端機,現在的旗艦也不再是單純的旗艦」簡而言之就是「各個定位的產品都在相互交融,相互配合」這樣的好處讓用戶可以有更好的體驗;
但是普遍用戶基本不可能這樣想,相對而言基本都會這樣來看待「產品定位相互交融,相互配合的現象」,舉個例子明明自己買的是一台性價比手機,但是卻要糾結它的是否有極致的體驗,也就是說定位認知是有的,但是回到體驗上「則忘得一乾二淨」
正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常態現象,所以就直接以「2000元左右的手機到底是中端機,還是性價比來總結一下」,因為從目前手機行業大環境的角度來看「一台2000元左右的手機,從正面看是性價比,但是從反面看卻是中端機,這已經是非常現實的常態」。
所以,既然2000元左右的手機可能是性價比,也可能是中端機,所以我們在看待這個價位的產品一定不要從「產品本身」來看待,一定要透過產品的參數,然後從需求來看,這樣才是正道,但是很多人表示難以做到啊。我們只是把正確看待手機的態度寫出來,你們照做自然最好,不做也不勉強,因為「各人走各人的道,我不妨礙你,你也別妨礙我,一切自作自受」。
舉個例子。
OPPO Reno7,從價格上來講,它就是一台名副其實的性價比手機,但是從功能體驗上來看,它則變成了中端產物,所以我們就以「中端性價比」的態度來看待該機,所以很多人就開始好奇的問到OPPO Reno7是中端機,還是性價比呢?答案其實並沒有什麼準確的意思,因為你從不同角度看待OPPO Reno7這台手機,所得出來的觀點都是不同,故該機就一面性價比,一面中端機
但是它有個優勢在裏面「那就是拍照、外觀」,而拍照方面主要是以前置自拍為主,後置風景成像為基礎,因為前置採用索尼 IMX709 超感光貓眼鏡頭;而外觀方面更是符合廣泛年輕人的審美,具體是星雨光刻工藝。所以說一台手機總是會有共性層面的,「而共性方面,我們不要太多糾結」,而相對來說個性我們一定明確,這樣你才能順着自己的意思來選擇手機。然後呢?才能真正達到「錢花在刀刃上」的最終效果。
以上就是以2000元價位來詮釋如何購機的方式,購機就是這麼簡單,關鍵在於你們怎麼看待?這點很重要。
----------------------
轉載須註明《斗戰聖魔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