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WATCH 3
智能手錶這一品類已經出現了很多年,如果從使用場景來進行劃分,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類,一類是主打「腕上智能」,包括Apple Watch以及努比亞推出過的α都是這個理念,盡量通過手錶的交互來代替手機。
另一類則是以健康、運動等屬性為核心的穿戴式配件,它主要是通過傳感器進行輔助監測,對於信息的處理則主要是提醒為主,最終的事件處理能力還是要放到手機上,其中頌拓、佳明的產品算是運動監測做得更加極致,而華米科技等廠商則會兼顧一部分日常功能(比如NFC支付、公交卡)同時加入運動、健康監測。
僅以目前的電池技術和處理器技術而言,這兩種不同的設計思路帶來了日常體驗中的最大不同就是:續航。前者由於要兼顧流暢性與更多的功能,往往續航只有1~2天,後者則得益於向手機分散了大部分高強度算力應用使得輕度使用續航可以達到2周左右,專業的戶外智能手錶,還可以通過功能進一步閹割與太陽能充電技術的加入,達到最長60天的續航能力。
前不久發佈的華為WATCH 3系列,則可以看作是華為基於HarmonyOS生態帶來的一款綜合性智能穿戴產品,它既具備Wi-Fi連接、eSIM通訊技術帶來的獨立信息處理能力,同時450mAh的電池容量也可以做到較長的續航時間。
貼合智能體驗的細節升級
曲面邊緣設計
此次華為WATCH 3外觀設計上基本延續了上代產品的風格,不過新推出的Pro版本將錶盤進一步擴大至48mm,而鈦媒體此次拿到的46mm的華為WATCH 3光從尺寸方面確實與上代保持了高度一致,圓形錶盤、橡膠錶帶,從第一眼的外觀上來看,也與市面上的主流智能手錶產品的差異度不大。
左華為WATCH 3 右為華為WATCH GT
這裡,鈦媒體還找來了一塊華為WATCH GT,可以看到兩者的錶盤尺寸保持了一致,但是相比之下最新的華為WATCH 3由於正面採用的一體化玻璃覆蓋以及邊緣的3D弧度處理,讓整體外觀顯得一體性更強一些,視覺上也更加符合如今的流線型審美,同時弧形處理也縮小了錶盤的視覺體積。
背面沒有金屬觸點
主機的背面也有很大的變化,最為明顯的一點在於過去很多智能手錶上都會出現的金屬觸點不見了,華為WATCH 3採用的是磁吸式無線充電設計,一方面可以避免金屬觸點的老化、接觸不良問題,另外也增強了整體的氣密性。此外,它還實現了對手機反向充電的支持,今後出門在外就可以通過手機直接給手錶充電了,這點必須點贊。
可旋轉的錶冠
為了結合全新設計的系統UI操作邏輯,此次華為WATCH 3將過去側邊的物理按壓按鍵改為全新的可按壓旋鈕+單獨按鍵的設計。可以旋轉的錶冠在系統中承擔了上下滾動、調節的作用,底部的按鍵則為自定義功能,默認為打開「鍛煉」應用。
心率監測
華為的智能穿戴系列產品也已經經過了多次迭代,從第一代產品發佈開始,之後的每一代新品都在着重提升健康、運動監測方面的能力,從前期的心率、睡眠監測升級到後面的加入301醫院心臟健康研究、全天候血氧飽和度監測,可以說每一代的產品都是在通過硬件+算法的升級對健康場景進行深挖。
氣壓監測
華為WATCH 3同樣如此,該產品內融合的傳感器包括光學心率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陀螺儀等等,而溫度傳感器則是此次新加入的硬件。需要說明的是,它提供的僅僅是對於人體健康管理的判斷數據之一,而非醫用級的體溫數據,如果想要判斷自己是否發燒了,還是應該使用專門的體溫計測量體溫。
看股票、查賽事、打電話,部分場景已經可以拋離手機
打開應用選擇界面
前面也提到,藉助Harmony OS2.0,華為WATCH 3具備和前代產品完全不同的界面設計,由於智能化功能的增多,傳統的列表式UI如果面對30個以上的應用,搜索效率會變得非常低。而在華為WATCH 3上,只需要按壓錶冠,就會進入一個平面式的應用界面,此時旋轉錶冠還會進行局部放大或者縮小。
豐富的應用數量
Harmony OS生態的另一個優勢則是完全自主的應用設計,過去在智能手錶領域最大的困境就在於沒有應用開發者願意為這塊小屏幕做應用適配,華為為此推出的開發者鼓勵計劃以及Harmony OS多平台協同的特性,也有望改善未來智能穿戴設備的應用生態問題。
航旅縱橫界面
目前,在手錶內的應用商店,已經可以看到很多應用的專門適配,比如墨跡天氣、同花順、航旅縱橫、懶人聽書等等。同時藉助手機的eSIM功能,這些應用的數據都可以得到實時的更新,比如航旅縱橫的航班信息就不需要打開手機查閱了,目前上面可以查看的信息包括航班起降時間、出發/到達地點、機型等等。
墨跡天氣
在這段時間的體驗當中,除了出差時會用到航旅縱橫,墨跡天氣和百度地圖也是常用的應用,其中墨跡天氣的顯示信息非常的完善,完全不用查看手機,而目前的百度地圖則更多的是與手機端APP的信息聯動,這樣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時候也可以選擇不拿出手機,抬腕查看即可。
遙控拍照
華為還基於Harmony OS系統開發了一些與手機進行聯動的功能,比如手錶可以變成手機的「取景器」遠程遙控手機進行拍照,這在多人合影以及想拍一些趣味角度的時候就非常有用了。
語音助手
智能語音助手也成為了日常體驗中比較有趣的部分,通過手錶的麥克風和揚聲器硬件,除了長按喚醒還支持語音喚醒,這樣訂鬧鐘以及控制智能家居的操作都可以交給小藝來進行了。
運動健康APP界面
另外,通過幾代產品的發展,目前華為WATCH系列的錶盤豐富程度在智能手錶領域內也算是頭部的水平,商城內提供了很多付費/免費的錶盤可以選擇,同時很多錶盤都支持對上面各個部分的顯示功能進行調節。
豐富的錶盤
對於用戶而言,付費錶盤的意義主要是彰顯個性化,與此同時,這也可以幫助平台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到設計的生態當中,如果對此沒有過多要求,免費錶盤的數量和質量也完全可以滿足日常所需。
心臟健康度檢測
在心率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以及心臟健康度研究上,華為WATCH 3也進行了升級,硬件方面採用6合1透鏡LED發光芯片+多路收光設計。
手機端APP
同時具備TruSeen 4.5心率監測技術,支持24小時心率連續檢測和血氧飽和度實時檢測。手錶系統內還能找到專門的心臟健康研究APP,如果想要更加全面獲知數據也可以進入手機端的APP。
揚聲器
續航方面,在開啟通知、日常查看消息+心率監測+查看日常應用的情況下,基本上可以使用4~5天的時間,如果是全程開啟並連接Wi-Fi,頻繁的裝載/管理應用的話,基本也能夠做到1.5~2天的續航時間,對於一塊功能全面的智能手錶而言,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表現了。
總結
作為Harmony OS智能穿戴系統的首發產品,華為WATCH 3在延續之前產品的設計基礎上,同時加強了應用生態和健康監測兩個場景的體驗感,在手錶系統內出現的華為應用商店,也為Harmony OS未來的應用擴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作為可以橫跨智慧屏、平板電腦、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的全新系統生態,華為WATCH 3未來的發展前景被進一步打開。它既可以作為輕度出行場景的手機替代品,也可以作為家中智能家居場景的聯動工具,同時還能提供完善的健康、運動環節監測支持,這塊智能手錶正在向著更加全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