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R10 8165主機開箱+「挖礦」作業

購買理由

如果不是因為顯卡的漲價,我肯定不會買品牌機,更不會買外星人這種溢價很大的品牌機(這不符合值得買的宗旨)。畢竟我現在辦公主力機還是I5-4590, 128G SSD, 16G DDR3 1600,GTX-750TI。

因為受朋友一直在安利數字貨幣的影響和最近ETH的價格飆升,自己也想試試挖礦。可是現在的顯卡價錢單獨購買實在是買不下手。正好家裡需要一個台式機,於是準備買一套高配置的機器挖礦家用2不誤。現在網上隨便查查帶3060TI的單獨主機哪怕聯想,雷神等等都要最少1W2,3了,還幾乎搶不到。

正好朋友告訴我外星人有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機器R10 8165, AMD R5 5600X,16G DDR4 3200,, 512G SSD+1T SD, 3060TI顯卡,附帶一個原價3799的25寸電競顯示器,標價15999。加上附帶的3年7*24小時上門服務,性價比真的不錯了。

正好趕上本地萬象城有活動,郵儲銀行信用卡辦儲值卡滿5千送500券,外星人專賣店全額收券。相當於直減1500,最終14499拿下。上周四付的錢,周六機器就到了,比網上預訂快很多。另外附送了一個據說價值399的特大號布的鼠標墊。正規商場還可以直接開發票不用加錢。感覺真香。

主機外觀展示

主機和顯示器的包裝箱巨大,主機連箱子將近40斤,顯示器也要20斤以上。我把機器拿出來包裝就直接放地下室了,沒有拍照片,大家見諒。

先來一張完整的照片。大家忽視我的廉價鍵盤鼠標和桌子吧。鍵鼠是客廳HTPC用的,因為外星人不帶鼠標鍵盤所以臨時拿過來用,羅技的低檔套裝。桌子是以前租房時候配的書桌,當時買來100出頭,後來一直當雜物架用着。

主機外觀。所有的AURORA系列機器外觀都差不多。外面的塑料外殼巨大,實際裏面的機箱也就是標準ATX尺寸

主機背面,只有在右上方有個螺絲。

主機底部有大面積的減震墊

把螺絲拆下來,那裡是個拉手拉一下,右側機箱蓋板就打開了

拿下蓋板可以看到裏面的機箱,尺寸和普通DELL的應該是一樣的,只是外面的塑料殼大了很多。外面的尺寸大概量了一下44cm長,48cm高,21cm寬。另外的鐵殼尺寸只有31cm長,32cm高,17cm寬。鐵皮確實夠厚,但是邊角沒有打磨,有傷手的風險

蓋板側面對應電源那裡有出風口,下面也有整體出風口給顯卡進風,只是沒有配置防塵網,後期使用還是自己配上的好。鐵板被超大的塑料殼包裹,重量也夠沉

中間和右下的2個卡扣搬到上面,電源倉就可以旋轉90度打開,看到裏面的所有配件了

電源倉90度打開

內部配件

先來一張全景

機箱的前方最下面是一個的風扇,負責進氣

機箱後面頂部水冷的風扇,組成單風道。機箱頂部有散熱孔,熱量從上面排出去。

再來張上面的整體照,大家忽略我的腳啊。主板是M-ATX的小板,沒有代工廠的標,也看不出來什麼芯片組,有知道的大神麻煩告知一下

內部配件我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介紹

CPU是AMD的R5 5600X,6核12線程。這是我第一台AMD的主機,而且很久沒有關注性能方面,所以具體性能什麼的大家直接網上查吧。

上面左側CPU是水冷,但是只是單風扇水冷。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這麼貴的機器,主板居然只有5向供電,而且散熱片滿滿的工業風。。。

我把水冷的管路掰開也沒有找到第六路

南橋的散熱片也是極簡風格,而且主板只有4路SATA接口

CPU右側內存是金士頓HYPERX馬甲條, 8G*2雙通道

3200的頻率還算符合要求,沒給2400

最右側挨着機箱前面板是個3.5寸硬盤位。採用的無螺絲結構

裏面配的是1T的酷魚硬盤

左側下面是無線網卡

比較普遍的AX200

沒有配置外置天線,而是直接延伸到了機箱後部的上面

右側下面是M2盤位

M2是東芝鎧俠512G,京東上查不到同型號,都是500G的

機器最下面是2個2.5寸盤位,也是無螺絲的

裏面的塑料框架看着比我海盜船機箱的做工要好一些。我那個4盤位已經斷了3個了

顯卡

前面說了一堆的其他配件,作為機器裏面最貴重的顯卡自然要單獨重點說說。

顯卡前面被電源倉下部蓋板保護着,前面有一個塑料支架頂着

塑料支架細節圖,底部卡在機箱的金屬槽里,上面直接卡住顯卡

拿下來的顯卡支架

這就是整台機器裏面的寶貝了

顯卡只是雙風扇的短卡,單8PIN供電,綠色的PCB看着很廉價。接口是標準的1 HDMI和3個DP。我翻遍了各個方向都看不到品牌,只能看到4熱管。應該是最普通的配置吧。知道品牌的大神麻煩告知一下,另外不知道比市場上的3風扇版本性能差多少。這是我自90年代2K多買VOODOO和第一代G-FORCE以後第二次買這麼貴的顯卡。

電源

電源整體無漆,看着很廉價

固定在一個支架上,可以旋轉90度。這麼貴的機器配的還是普通電源,哪怕半模組也行啊。

拿下來以後可以看到銘牌

沒有代工廠家的信息,但是還好是個金牌電源550W

還富裕一個8PIN電源線和2個SATA。主板也就能擴展這些東西,一點多餘的都沒有

使用感受

最後上2張魯大師的測試照片,其他性能測試我實在是不懂怎麼測,大神見諒。

機箱的前面光環,開機外星人頭按鈕和後面的字母可以單獨調節RGB燈光。顯示器後面也有一個光環和外星人頭也是可以單獨調節RGB燈光,只是在背面而已。所以整個機器有5個燈光區域。


總結

以上就是這台機器的基本情況和配件介紹了。看了一下京東的配件價格,CPU 2400元,單風扇水冷我算300元,金士頓內存670元,鎧俠M2 SSD500元(JD只有500G的沒有512),無線網卡120元,希捷1T硬盤300元。

主板實在不知道,姑且按500元算吧。電源300元,機箱500元。顯示器3799.綜合下來不含顯卡就要9389元。對於總計14599來說,相當於5110買了一張3060TI. 這還不算正版的WIN10和OFFICE家庭版,再加上3年上面服務。這麼一算買外星人比起自己去電腦城攢機來說真是相當的香啊。

PS,鹹魚上R9的官翻9代I7主機可以賣到4千(我朋友9千買的R9官翻主機,配2060S的顯卡,他把顯卡留下其他的標4千當天就賣掉了,後來也一起買了我這個),這個主機沒有顯卡應該能賣5千吧。

這個25的顯示器可以賣到2500以上。哪怕到手後只留顯卡也相當於7000出頭買到一個3060TI. 這比市面上足足低了2千。如果大家最近對顯卡有需求的話,真的可以考慮外星人。比起差不多價錢的聯想或者海爾的雷神等其他品牌的整機來說服務還是要好不少的。

後記

在朋友的幫助下註冊了星火礦池和輕鬆礦工,開始挖礦。對於顯卡的設置還在摸索中。目前來看收益一天不到40塊,去掉電費也差不多35元。而且顯卡功耗才60%左右,壽命比起專門礦機滿速跑來說要好很多。雖然礦池顯示14500的價錢要400天回本,但是我需要使用電腦而不只是為了挖礦,所以是否礦難我不在乎,能回本多少都是賺(畢竟本身顯卡就相當於低價購買的)。

而且挖礦對CPU佔用率才只有5%以內,其他辦公上網看片完全不受影響。而我也不玩遊戲,所以完全可以後台挖礦。最後顯卡溫度60多度,機箱頂部吹出來的風是溫的。我的房間正好是西樓頭,樓層低陽光不好,老房子磚牆也不保溫,再加上不是地暖,北方冬天比另外一個房間低將近2度。這個機器也相當於一個低溫加熱器了。這麼一算這台外星人真是太香了!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社區作者@QY82523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