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蘋果被要求統一USB-C口後,庫克就開始傷腦筋了。畢竟依靠Lightning接口,其配件營收也能達到50億美元/年。放棄Lightning接口,不就相當於丟掉已經吃到嘴裏的「肉」嗎?蘋果肯定做不到。
因此就有了USB-C加密計劃,蘋果希望藉助自研MFI芯片,繼續「壟斷」蘋果配件市場。然而,蘋果被「揍」了,歐盟早就預料到這一點,在規定中明確寫明,不能加密限制充電速度,不出意外的話,歐盟這一次是真的下達「最後通牒」了,蘋果USB-C加密計劃或行不通了。
說實在的,蘋果的吃相有夠難看的,花上萬元入手iPhone,還得額外加錢入手配件,這不就是把消費者當成「傻子」嗎?值得慶幸的是,不少國內消費者已經清醒了,開始站隊國產手機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價格更低,配置更全面等優勢外,人民網還指出了一個關鍵,國產手機廠商能夠凸顯中企的擔當和責任心的,尤其在售後方面,蘋果是比不過小米等中國品牌的。
據報道來看,在處理小米11系列的售後問題上,小米給國貨品牌長臉了。為何這樣說呢?事實上,很多消費者都遇到過手機售後亂象,三星之所以會敗走中國市場,也是售後不好的「鍋」,蘋果也不例外。
但小米11系列的售後,則可以作為行業的標杆。首先,小米11系列之所以會質量「翻車」,根源還是搭載了驍龍888。這款芯片本身在設計上就存在問題,發熱很嚴重。而小米就錯在調校太激進,提升性能的同時,也增加了其發熱的風險,尤其在重度使用時或環境溫度比較高的場景下。所以,小米11系列才出現了燒主板的問題。
既然問題出現了,小米給出了消費者需要的答覆——出現問題,解決問題。區別於蘋果、三星,小米並沒有任何逃避責任或甩鍋的行為,反而積極的了解用戶的訴求,且第一時間修改了售後服務政策,就是想要讓用戶安心。
都知道,在質保期內,無論主板、屏幕還是影像模組有非人為原因的損壞,都由廠商負責。而質保期通常只有12個月,小米11系列則將這個期限,延長到了36個月,針對主板部分。簡單理解的話,就是主板可以獨享3年的售後質保,安全無憂。
除此之外,小米還是個細節控,貼心的給用戶提供了200G雲空間,主板損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升手機內數據丟失的分享,小米能夠看輕自身利益,從消費者利益出發,且堅持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就沖這一點,也比「市儈」的iPhone更值得支持。你還願意支持iPhone嗎?支持或不支持的理由是什麼?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