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狀況
為了留住員工,富士康發佈了一則新的獎勵措施,從2022年11月1日開始到11月30日,員工的出勤補貼從原來的每天100元增加到了400元。若11月份出滿勤,還有機會拿到1.5萬元的獎金。這樣的出勤獎勵力度在以往是非常少見的,相當於只要員工留下來繼續上班,就能輕鬆月入過萬。越是如此,越能看出富士康留住人的壓力。
從10月中旬左右開始,鄭州富士康工廠就爆發出公共衛生事件,時至今日依然在努力應對着。在10月下旬,網上開始出現很多關於富士康員工徒步上高速返鄉的視頻與話題,他們帶着隨身行李,有的行走上百公里只為回到家鄉。
在一波又一波的富士康員工返鄉熱潮中,富士康終於頂不住壓力拿出高額獎金留住人。畢竟蘋果訂單不斷積壓,容易導致交貨延期。可站在富士康員工的角度,相比上萬的獎金,返鄉的意願和逃離混亂不堪的工廠更讓人動心。
富士康發生了什麼?為何混亂不堪?有人找到了富士康內部員工,得知了一些情況。
一開始網上出現「鄭州園區約兩萬人確診」的消息,富士康立即闢謠,稱此消息嚴重不實,且園區生產運營相對穩定。
這則消息看似是定海神針,可富士康用了「相對」二字,就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富士康內部員工闡述,工廠內部面臨較大的管理壓力。員工每天需要進行核酸檢測報,但因為人手不足,醫療物資匱乏以及隔離場所稀缺等問題,讓陰性員工也無法安心上班。
他們不知道是否會被感染,也不清楚公共衛生事件何時結束,在這種陰霾的工廠環境下,逃離富士康成為了一個選擇。
初期富士康將工廠封閉,有人試着翻越圍欄出走,離開的人只有少部分人員。但到了10月底,富士康解除封鎖,去留自願。再加上各地發佈了做好富士康員工返鄉準備的通知,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踏上了返鄉之路。
一時間成千上萬名富士康員工出走,他們行走在鄉間小路,冒險走上高速,只為躲避人群,避免給他人造成感染的可能性。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地民眾也自發組織將生活物資放置在返鄉的路上,讓他們走得更遠,離家鄉更近一些。
員工出走反映了鄭州富士康工廠的兩個問題,一個是管理混亂,沒有合理協調員工與工作之間的安排,即便是接連有員工確診,也照常上班,讓員工擔心安全得不到保障。
第二個是信息不透明,無法及時準確反饋員工想知道的工廠狀況信息。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選擇了離開。
起底富士康歷史
或許有人認為,鄭州富士康工廠是一個擁有20萬人的超級工廠,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完美無缺。其實這也是富士康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一大難題,招人容易,但想要同時管好幾十萬人就難了。
1985年富士康正式創建,是鴻海精密集團旗下子公司,郭台銘是背後的創始人。成立之初富士康走的就是代工廠路線,為了進一步擴大工廠規模,富士康於1988年來到了中國大陸,並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座大陸工廠。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規模的擴大,富士康又在山西太原,湖北武漢以及河南鄭州等地區修建代工廠。這次富士康員工大規模出走和爆發公共衛生事件就是發生在河南鄭州。
富士康成立至今已有37年左右了,是一個老牌巨頭,早期靠着郭台銘在各地市場東奔西跑,成功拿下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訂單,又在2005年赴香港上市 。而真正改變富士康命運的,其實是蘋果的訂單合作。
2007年,富士康開始為蘋果代工第一代iPhone,憑藉過硬的質量和充足的產能讓富士康成為蘋果最大的代工廠。
而鄭州富士康工廠之所以不停工停產,很大一大部分原因在於貢獻了一半的產能。如果鄭州工廠停了,富士康能否把握住蘋果訂單就不好說了,往後蘋果可能會降低對富士康的依賴,把更多的訂單交給立訊精密,和碩等其它代工廠。
因此為了保障工廠運營,富士康選擇了持續生產。
寫在最後
站在產業鏈的角度,富士康為中國大陸電子信息化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在大陸解決了上百萬人口的就業問題。從這次鄭州富士康的經歷來看,仍反映出很多問題。管理混亂,信息不透明,希望富士康能早日戰勝疫情,回歸正常秩序。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