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卻被DIY發燒友發現,AMD只是把毒龍L1緩存金橋切斷了,如果使用鉛筆(石墨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劃線的方式就能解鎖倍頻。超頻後的毒龍600頻率可達1GHz,而在當時還沒有其他1GHz的處理器面世,戰勝同期賽揚,甚至可以挑戰奔騰III。
羿龍X4 955
2009年發佈的X4 955這顆CPU,採用真四核設計,在當時屬於高端處理器。雖然主頻只有3.2GHz,但是超頻後可達4.0GHz以上,整體性能超過同期i3接近i5-750。再加上955價格比同期intel i5便宜不少,吸引眾多玩家購買。
但是其功耗不可小覷,有網友今年試水該U,官方標註功耗125w(10年有95w的版本),而實際待機可達170w+,也難怪很多人說,很容易Boom。如果要超頻,更要注意電源以及散熱選擇了。
速龍X2 5000
AMD X2 5000,原生雙核心,主頻2.2GHz,無三級緩存。成為一代神U的原因就是,CACYC批次的可以開核變成四核,開核後名字為FX5000。新的FX5000,不僅可以額外獲得6M的三級緩存,而且超頻後頻率最高可達3.4GHz,性能得到極大提升。
而當時X2 5000的價格在300元+,足以與千元的羿龍II 965對抗。對於玩家來說,相當於花了300元買了一顆1000多的CPU,屬實超值。
銳龍系列
自銳龍系列開始幾乎每代CPU都有可圈可點的操作,一代銳龍R5 1600是第一款中端六核處理器,R7-1700則是8C16T,AMD一下子將多核處理器推向大眾消費者市場,還是激起了千層浪的,但究其表現,更多人認為是半成品,穩定性不是很好。
二代銳龍就相對好很多了,代表U為R5-2600,同樣為6C12T,直到今天仍能滿足大部分人數的需求,「AMD yes」的口號也是主要因此而來。
但是該說不說,AMD的這些神U基本都成為了過去式,如今還繼續裝機使用的,已經局指可數了。而反觀intel,10年發佈的E3系列以及後續的E5系列,時至今日仍是熱門。因此,如果選用AMD舊款CPU,推薦也是3代銳龍之後的,或許也可以考慮今年新發佈的。
AMD 新一代 7000系列CPU,全新架構,和intel一樣採用觸點式插槽,相比上一代也稱得上是加量不加價,比如高端的7950X發佈價699美元 比 5950X低了100美元,首發的CPU中低端的R5-7600X,6C12T,L2+L3共38M高速緩存,最高頻率可達5.3GHz,兩個核心顯卡,性能很足。
但是想要使用7000系列CPU的小夥伴們需要注意的是,新平台只支持AMD新一代主板,X670/B650以及未來的A620系列主板,並且只支持DDR5內存,相對於隔壁intel 700系列仍支持DDR4來說,裝機成本可能稍高。
那麼,上述中AMD中提到的這些神U,哪款你曾經用到過呢?你心目的神U第一位又會給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