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對台積電的依賴
全球芯片行業產能需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缺芯最緊張的時刻,客戶想要買到充足的芯片並沒有那麼容易,可謂是一芯難求。
而缺芯也造成了芯片製造商的漲價。最突出的就是台積電先是取消了3%的代工優惠,然後對各類製程又漲價了10%到20%不等。若一次漲價客戶還能接受,但是台積電又打算在2023年繼續新一輪的漲價。
其中8英寸晶圓漲價6%,12英寸晶圓漲價5%左右。台積電漲價行為其實不難預料,因為供應鏈物料價格上漲,再加上通脹等問題,台積電只能靠漲價抵消額外的資本開支,穩住業務營收結構。
但台積電漲價之後,客戶未必好受。本來代工價格就不便宜,繼續漲價的話,消費市場未必會接受。
所以一開始蘋果拒絕了台積電的漲價要求,不接受台積電在2023年的代工報價。外界紛紛認為蘋果有非常大的底氣,一方面是台積電最大的客戶,另一方面蘋果是台積電高端芯片訂單的主要來源,所以蘋果有底氣和台積電討價還價。
然而事情出現反轉了,有台媒消息稱,蘋果妥協了,願意接受台積電在2023年的漲價,支付未來一年內台積電代工芯片產生的額外費用。
連蘋果這樣的大客戶都妥協了,其它的美企估計也沒有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畢竟核心技術掌握在台積電手中,三星雖然能跟上台積電的製程工藝節奏,但是良率問題一言難盡。
放眼全球,只有台積電符合美企追求頂級性能的芯片代工要求。所以接受漲價也在情理之中。
不僅如此,蘋果還傳出另一則消息,有研究報告稱,蘋果正在準備為Mac電腦使用台積電代工的2nm芯片。
台積電計划到2025年量產2nm芯片,而蘋果現在正打算做好設計芯片的準備。這也說明蘋果未來幾年內的芯片設計方案,都是由台積電負責代工的。3nm如此,2nm也是一樣,甚至將來更先進的1.4nm。
蘋果傳出兩則消息,首先還是妥協了台積電2023年的漲價要求,其次在2025年會使用台積電的2nm工藝。這兩則消息都指向一點,那就是現階段的美企還離不開台積電。
雖然三星也是全球芯片代工巨頭,美國也在大力扶持英特爾發展,但在達到媲美台積電的芯片代工實力之前,台積電依然是行業領頭羊。
台積電有哪些底牌?
台積電的芯片代工實力世界領先,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台積電還不足以站到這一地位。而且一開始對於蘋果拒絕漲價的要求,台積電並沒有同意,說明台積電是有充足議價權的,要沒有足夠厚實底牌的話,也不會這般。那麼台積電有哪些底牌呢?
從芯片產能來看,台積電擁有全球80台的EUV光刻機,占ASML一半的EUV光刻機產能總量。這些EUV光刻機可以曝光大量的8英寸和12英寸晶圓,每年都能造出數千億顆芯片。
客戶下單往往會考慮是否有足夠的產能,產能代表競爭力,所以產能充足的廠商往往可以獲得更多的訂單支持。
其次在核心技術方面,台積電擁有申請專利超7.5萬件,在高端芯片製程更是掌握大量的核心專利。獲准超過5.2萬件。
核心技術代表硬核科技實力,也是衡量芯片製造商代工水平的標準。台積電掌握的專利越多,技術優勢就越多。而對於追求高端芯片代工的美企來說,除了台積電之外,找不到更好的選擇了。
還有在產業鏈整合能力方面,台積電背後擁有500多家世界頂級的半導體供應商,遍布光刻機、刻蝕機、光刻膠等設備,材料都是全球最好的。如果是二流的製造商,可能只能與水平一般的供應商合作,生產出來的產品多少會與頂級廠商存在差距。
總體而言,台積電的底牌非常厚實,這或許也是台積電能夠堅持漲價的底氣。只不過台積電也不能掉以輕心,競爭對手一直在發展進步,而且美國對台積電的心思難以揣測,面向未來還有很多需要努力和進步的地方,就看台積電的表現了。
寫在最後
台積電在芯片代工行業領先幾十年,通過日積月累形成的技術站在行業的金字塔頂端。不可否認台積電的實力強勁,但台積電使用了別人的技術,難免會受到制約,無法順利給特定客戶代工。希望台積電能認清現實,加強自主研發技術的比例,選擇正確的路。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