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剛發佈的 mate50 系列特別火,不僅首批備貨 400 萬台被一搶而空,還留下了巨大的預定缺口,這種情況對於備受美國制裁打擊的華為來說著實值得欣慰。大家還是希望華為能挺過去的,畢竟中國如果連華為都被美國整殘了,那麼其它科技企業還有能打的嗎?下面就來回顧一下歷代華為 mate 的發展歷程,探究一下 mate 系列的光榮之路是如何鑄就的。
Ascend Mate(第一代)
Ascend Mate發佈於2013年3月21日,有着6.1英寸巨屏(分辨率1280x720像素),內置4050毫安時的超大電池!想想三星同年發佈的 Note3 屏幕才 5.7 寸,電池大小只有3200毫安時,可想而知當時這款機發佈之時的震撼程度。也是從這時候起,Mate系列主打大屏、長續航和商務的定位就被確定下來了。
該機搭載華為自研的海思K3V2四核處理器,但是處理器的GPU兼容性不夠好,且沒有用上當時先進的28nm製程,而是用台積電的40nm製程,導致功耗偏高,發熱量大。頂着諸多壓力,華為還是將該處理器第一次用在了自家旗艦手機上,這才有了之後的不斷改進優化以及麒麟 Soc 的誕生。
Mate 2(第二代)
Mate 2發佈於2014年3月6日,搭載了首款以「麒麟」為名的芯片——麒麟 910。麒麟910是全球首款四核SoC芯片,且集成了華為自研的巴龍710基帶,可以支持LTE 4G網絡(這也讓 Mate2成為了華為首款 4G 手機)。
另外,這款 SoC 由於使用了 28nm 工藝製程和主流 GPU,實際體驗大幅提升。其它除了運存升級為 2G 和後置攝像頭升級為 1300 萬像素之外,硬件基本沒啥改變。總的來看,這款就是一代的完善版,堪稱完美。
Mate 7(第三代)
Mate7 發佈於2014年9月5日,作為首款搭載指紋解鎖的安卓手機,加上大屏長續航以及全金屬一體機身的工藝,當年風頭一時無兩!這代升級點有 6 寸1080P 屏幕,4100 毫安時大電池。處理器升級為麒麟 925八核處理器,其內首次集成了命名為「i3」的協處理器,而且這款 U 的綜合性能非常強勁,第一次達到與行業領袖高通對飆的地位!
僅僅經過了兩代的迭新,華為就在 Mate7 這代交出了如此靚麗的「答卷」,進步可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不管是整體的外形設計、機身質感、功能交互還是包括處理器在內的硬件實力,都可用「驚艷」來形容,當年「花粉」們親切地將該機稱為「美腿 7」不是沒有道理的。從此,華為在高端市場站穩了腳步,與蘋果和三星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Mate 8(第四代)
Mate 8發佈於2015年11月26日,搭載麒麟950處理器。這是業界首款採用16nm FinFET製程的旗艦SoC,這代表着麒麟正式進入全球手機芯片第一陣營!機身設計語言與上代保持一致,但是屏幕邊框進一步縮窄,屏幕用上了 2.5D 弧形蓋板玻璃。
後置攝像頭升級到 1600 萬像素,支持光學防抖。運存根據存儲版本的區別分別升級到了 3G 和 4G,電池容量則退步了一點點變成了 4000 毫安時。總的來說算是上一代的終極補強版,助力華為在高端商務市場縱橫四方並不斷「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