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0月2日,關於半導體迎來凜冬的消息再次衝上熱搜。要知道,在一年之前,全球各地還都在為缺芯發愁,更是有不少廠商大量囤積芯片,導致芯片價格一路飆升,平時幾塊錢的芯片能賣到上百元。
得益於此,台積電、ASML這些頭部代工、設備廠商都賺的盆滿缽滿,尤其是台積電,更是碾壓一眾互聯網巨頭,市值在亞洲登頂。
然而,自進入2022年之後,半導體行業就彷彿坐上了過山車,全球芯片市場的出貨量持續下滑,部分芯片價格更是幾乎腰斬。
據公開資料顯示,僅9月份,成熟工藝芯片價格平均下滑幅度就超過了30%,而部分消費電子芯片、車載芯片的價格跌幅,更是達到了80%以上。業內人士估計,芯片價格在2023年將會徹底「雪崩」!
面對這種情況,高通、聯發科、英偉達等芯片大廠紛紛開始砍單,蘋果、小米、OV等手機產商更是叫苦不迭。而身為「代工一哥」的台積電,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也開始品嘗種下的「苦果」了。
大家都知道,台積電擁有EUV設備的優先採購權,手握80餘台EUV光刻機,這讓三星、英特爾都羨慕不已。在訂單充足之時,這些EUV光刻機就是台積電的「王牌」,所帶來的高效產能,讓台積電穩坐代工領域的頭把「交椅」。
然而,由於先進制程產能過剩,台積電5nm工藝的利用率一落千丈,3nm工藝也被暫緩,原本EUV設備的數量優勢,反而因高昂的運營維護等成本,在此時成了「累贅」。為了減少耗電支出,台積電被迫關閉了部分EUV光刻機。
本來這就已經讓台積電夠「頭疼」的了,可沒想到的是,近日又遭到了蘋果、英偉達等美芯的「圍攻」。
事情是這樣的,台積電在前不久宣布了一項決定,將在2023年對各製程工藝全面漲價,預計漲幅在10%-20%之間。就事而論,台積電此次漲價並非不合理,雖然全球芯片出貨量在下降,可人工物料成本卻一直都在上漲,台積電為了減輕壓力,提高代工價格無可厚非。
可誰曾想到,蘋果作為台積電的第一大客戶,卻第一個跳出來「唱反調」,強硬地表示拒絕。要知道,台積電此次漲價依然為蘋果開通了VIP,僅對其漲價4%,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但庫克依舊不為所動。
而就在台積電與蘋果陷入僵持之時,另一大客戶英偉達也發聲了,以「終止合作」來威脅台積電不要對其漲價。另外,還有其他多家美芯片廠商對台積電漲價一事也頗有微詞。
其實美芯片企業拒絕漲價也有他們的道理,不僅因為半導體遭遇凜冬,還因為老美修規規則,導致它們無法自由對華出貨。
而我國芯片市場在經歷了「卡脖子」之痛後,開始加大研發投入,逐漸把那些可控的芯片放在本土,這讓美芯的銷量「雪上加霜」。面對這種情況,美芯片企業又怎麼會接受代工價格的提高呢?
對台積電而言,如果不妥協,蘋果等美芯片企業勢必會倒向三星或英特爾,這個結局是它無法承受的;可如果認慫,默許了蘋果的做法,不僅會丟失漲價的這部分營收,更嚴重的是沒有了話語權,以美芯的行事風格,未來必然有更多不合理的要求接踵而來。
很顯然,台積電面對美芯片企業的施壓,如今已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但也只能說是自食其果。
因為自跟隨老美腳步斷供華為之後,台積電的大客戶就基本成了清一色的美企,雖然蘋果助其填補了華為空出的產能,但導致的結果是,台積電對美芯訂單的依賴大幅提升,議價權也就隨之而失。
要知道,華為曾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營收佔比達到了15%左右,僅次於蘋果,可惜卻被台積電給「拋棄」了。如果有華為訂單的制衡,台積電如今何至於被蘋果等美芯片企業「卡脖子」。
正所謂「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經歷了這接連的風波之後,台積電或許能認清誰才是真正的爹娘,不知道劉德音還會不會像之前那樣口出狂言,輕視大陸市場在台積電的業務佔比不足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