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筆記本包含Xiaomi Book和Redmi Book兩大家族,前者主打更輕薄的精湛工藝以及更高素質的OLED屏幕,後者則主打相對良好的性價比,以及性能更強的Redmi G系遊戲本。那麼,在小米2022年已經量產上市的10款筆記本中,哪些存在瑕疵?哪些更值得選?
和其他品牌相比,Xiaomi Book和Redmi Book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CNC一體精雕工藝(Redmi G除外),雖然這種工藝會導致重量增加,但卻可以提供超一流的品質感,特別適合擺在線下賣場銷售,親自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出它們的與眾不同。此外,小米2022款筆記本均採用16:10黃金顯示比例的高分屏幕,顯示素質也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
需要注意的是,Redmi Book系筆記本的酷睿版,選擇的幾乎都是i5-12450H和i7-12650H這兩個第12代酷睿家族中的「殘次品」。
i5-12450H和i7-12650H都削減了E核心數量,分別為4大4小8核心12線程和6大4小10核心16線程,集成的核芯顯卡縮水成UHD48和UHD64(連銳炬的冠名權都被剝奪了),內置編解碼器引擎也從2個縮水到1個,使用核顯進行視頻編解碼時的工作效率會受到極大影響。
因此,沒有獨顯的加持,Redmi Book系筆記本的酷睿核顯版的綜合性能是不如搭配R7 6800H處理器的銳龍版的。不過,部分小米系銳龍版筆記本會屏幕和功能上(和酷睿版相比)存在縮水,大家在選購時需要多加留意。
本文中的價格取自2022-9-15日小米官網售價,筆記本的價格波動較大,趕上京東秒殺或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時可能會出現較大的降幅,大家在選購時要參考當時的最新價格!!
Redmi Book Pro 15(酷睿版)
RedmiBook Pro 15的2022款在上代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瘦身,14.9mm的厚度和1.8kg的重量雖然談不上極致,但較之該型號的上代2021款也算輕了不少,畢竟CNC一體精雕工藝的鋁合金本身就不輕。這款產品標配高速UHS-Ⅱ高速讀卡器,接口方面比較豐富。
RedmiBook Pro 15 2022採用16:10顯示比例的3.2K高分高刷屏,亮度也達到了400nit,色彩表現也是同價位筆記本的第一梯隊。
很遺憾,RedmiBook Pro 15 2022酷睿版搭載的處理器就是前面提到的「殘次品」,因此筆者非常不推薦大家選擇這款產品的核顯版,特別是你有一定遊戲需求的情況下。
RedmiBook Pro 15 2022酷睿版可選i5核顯(5399元)、i5+RTX 2050(6599元)和i7+2050(7299元),其CPU單烤功耗約55W,RTX 2050單烤功耗60W,雙烤整機功耗約80W(35W+45W),性能釋放在同配同尺寸全能本中處於中等偏上。
處理器和沒有內置額外M.2硬盤位是RedmiBook Pro 15 2022酷睿版的主要缺陷,而6500元+價位會面對一大堆i7-12700H或i5-12500H+RTX 2050/RTX 3050的競品挑戰,所以個人感覺這款產品的競爭力一般,不太值得大家優先優選。
Redmi Book Pro 15(銳龍版)
RedmiBook Pro 15 2022的銳龍版和酷睿版在設計上完全相同,屏幕規格也沒有變化,只是將雷電4接口換成了全功能的USB-C 3.2 Gen2。
RedmiBook Pro 15 2022銳龍版可選AMD R5 6600H(6C/12T)或R7 6800H(8C/16T)處理器,分別集成AMD Radeon 660M/680M核顯,二者性能分別相當於GeForce MX350(銳炬Xe 96)和MX550獨顯。
RedmiBook Pro 15 2022銳龍版的R5和R7核顯版分別售價4999元和5399元,R5+RTX 2050和R7+RTX 2050的獨顯版分別售價6699元和7299元。相對來說,個人更推薦R7核顯版,其CPU多核性能基本等同於同功耗下的i7-12650H,但其GPU性能卻已足以在1080P+中畫質下流暢吃雞。
簡而言之,RedmiBook Pro 15 2022的整體性價比一般,工藝和屏幕是它們的殺手鐧,除了銳龍7核顯版以外,其他型號除非趕上大幅降價促銷,否則建議謹慎出手。
Redmi Book Pro 14(酷睿版)
顧名思義,RedmiBook Pro 14就是RedmiBook Pro 15的縮小版,二者在工藝和設計風格上完全相同,只是前者重量從1.8kg降到了1.45kg,便攜性更出色。
RedmiBook Pro 14 2022的屏幕擁有2560×1600像素分辨率,100% sRGB色域和120Hz刷新率,其屏幕亮度為300nits,對比度為1000:1,雖然比不上RedmiBook Pro 15但也絕對不差。
RedmiBook Pro 14 2022酷睿版搭載的處理器仍然是第12代H45家族中的2個奇葩——i7-12650H和i5-12450H,它們不太適合作為全能本的芯臟。該產品的高配版可選NVIDIA GeForce MX550獨顯,CPU+GPU獨顯的整體功耗約55W,相對保守。
RedmiBook Pro 14 2022在官網提供3個配置版本,i5核顯版4499元、i5+MX550為5399元,i7+MX550為6299元,筆者的意見是誰都不要選,如果你追求小尺寸的精緻本,不妨看看下面的銳龍版。
Redmi Book Pro 14(銳龍版)
RedmiBook Pro 14 2022銳龍版同樣沿用了酷睿版的模具,差異依舊是將雷電4換成了全功能USB-C 3.2Gen2。
RedmiBook Pro 14 2022銳龍版雖然沒有提供獨顯版本,但R5 6600H(4999元)和R7 6800H集成的核顯都不差,個人最推薦該產品的R7 6800H版,售價5399元,和酷睿i5+MX550版本相同,但CPU性能更強,GPU性能持平,而且更加省電,續航更持久。
Redmi G 2022遊戲本
小米系的遊戲本(Redmi G)在沉浸了1年之後,終於迎來了Redmi G的2022迭代更新版,換裝第12代酷睿H45平台,再加上升級的外觀、屏幕和接口,Redmi G 2022的綜合競爭力似乎有了全面提升。之所以用似乎,還是因為它還是被處理器拖累了。
Redmi G 2022是一款傳統型遊戲本,所以25.1mm厚度和2.4kg的重量便攜性一般,好在它的A面從塑料換成了經亞光處理的金屬材質,無論是觀感還是觸感都有了顯著的提升。採用16:10黃金顯示比例的16英寸屏幕,此前Redmi G B面廣受詬病的「大下巴」終於消失。
Redmi G 2022的屏幕擁有165Hz的高刷新率、1200:1的對比度(典型值)、500尼特亮度(典型值),支持NVIDIA G-Sync自適應刷新技術、全局DC調光和VESA HDR 400,通過了德國萊茵TÜV硬件低藍光認證,色准達到Delta E < 1.5。
Redmi G 2022雖然升級第12代酷睿H45平台,但可選的處理器卻是其中慘遭閹割的i5-12450H和i7-12650H。該產品可選i5+RTX 3050(6299元)、i7+RTX 3050(7299元)或i7+RTX 3050 Ti(7599元)三個版本,支持獨顯直連。其處理器可以持續穩定在65W運行,獨顯可以95W滿血輸出,CPU+GPU雙烤時的功耗分別為45W+80W左右,符合這個檔次遊戲本的偏上水準。
如果Redmi G 2022採用的是標準的i5-12500H和i7-12700H處理器,在這個價位上還能有點競爭力,反正筆者是不太推薦遊戲玩家選擇這款產品的。如果後續它能推出銳龍版而且價格更低,則可以考慮搭載R7 6800H的型號。
Redmi G Pro 2022遊戲本(銳龍版)
Redmi G Pro 2022銳龍版沿用了Redmi G 2022酷睿版的模具,同樣是經亞光處理的金屬材質A面頂蓋,只是因散熱模塊的堆料和加大的電池,導致厚度和重量也略有提升,多少影響了一些便攜性。
和前面提到的Redmi G 2022酷睿版相比,Redmi G Pro 2022銳龍版的屏幕將刷新率提高到了240Hz,如果你喜歡玩CS:GO一類的遊戲,可以從更高刷新率屏幕上受益,如果你玩的是3A遊戲大作,240Hz和165Hz就差別不大了。
Redmi G Pro 2022銳龍版在硬件配置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升級,搭載銳龍7 6800H標壓處理器,CPU單烤時持續功耗可達80W,基本算是滿血釋放的級別了。將顯卡升級到了NVIDIA GeForce RTX 3060,GPU單烤時可以實現130W功耗釋放,雖然不到140W的滿血級別,但也算是非常高的水準表現了,獨顯直連的加入可以讓遊戲幀數更穩更高。
Redmi G Pro 2022銳龍版同時還加強了內部散熱模塊的用料,一根10mm的主熱管非常醒目,可以實現45W+130W共計175W的整機性能釋放,在同配遊戲本中屬於相對拔尖的存在,和聯想拯救者R9000P等高端銳龍遊戲本處於一個級別了。
Redmi G Pro 2022銳龍版到底值不值,還得看它的實際售價,7499元的首發價肯定是相當實惠的,能搶到就是賺。但是當其恢復8799元的原價之後,就要遭遇聯想拯救者R9000P、ROG魔霸和惠普暗影精靈8 Pro銳龍版的挑戰了。個人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只要Redmi G Pro 2022銳龍版的售價低於8000元都算是可以接受的。
Redmi G Pro 2022遊戲本(酷睿版)
Redmi G Pro 2022酷睿版比銳龍版晚上市一段時間,二者採用了相同的模具,酷睿版將銳龍版身上的1個全功能USB-C換成了雷電4,擴展潛力更出色。
Redmi G Pro 2022酷睿版的屏幕在銳龍版的基礎上,色准提升到了Delta E≈0.57,支持的防撕裂技術改成了NVIDIA G-Sync,綜合而言表現更好。
Redmi G Pro 2022酷睿版可選i7-12650H+RTX 3060獨顯(8099元),或i9-12900H+RTX 3070 Ti(10199元)的組合。從官方的描述來看,i7-12650H+RTX 3060獨顯的整機功耗釋放為175W,i9-12900H+RTX 3070 Ti版則可達到180W,屬於同配遊戲本中的偏高水準,配合獨顯直連,遊戲性能還是值得期待的。
Redmi G Pro 2022酷睿版標配16GB DDR5內存,它內置2個內存插槽,最多可以升級到64GB。從官方的參數詳情頁面來看,Redmi G Pro 2022酷睿版貌似只有1個M.2硬盤位,在3A遊戲動輒上百GB的大環境下,其標配的512GB硬盤空間肯定不夠用,這意味着用戶只能自己購買大容量SSD對標配硬盤進行替換,涉及到系統的重裝,非常繁瑣。
總的來說,Redmi G Pro 2022酷睿版的整體性能的確要在銳龍版之上,但是由於它閹割了1個M.2硬盤位,而且首發價也上漲了不少,就實際體驗層面來看,銳龍版的選購優先級是要在酷睿i7版本之上的。至於它的i9頂配版,也會因無法加裝硬盤而失去不少潛在的高端用戶。
Xiaomi Book Pro 14 2022(酷睿版)
Xiaomi Book Pro 2022系列是小米旗下的高端筆記本,包含14英寸和16英寸兩個版本,主打支持觸控操作的E4 OLED大師屏,酷睿版搭載P28系列處理器,最高可選RTX 2050獨顯,還獲得了英特爾Evo平台嚴苛認證。
Xiaomi Book Pro 14 2022延續了備受好評的CNC一體精雕工藝,和Redmi Book Pro 2022相比主要是更纖薄,同時還引入了小米自研隱藏式細轉軸,機身C面連接處縫隙更窄,更為精緻。可惜,為了追求極致的纖薄,整機只配備了3個USB Type-C接口和音頻接口。
該產品還首次加入了超大面積的自研壓感觸控板,表面覆蓋AG玻璃面板,手感順滑,內置5個高靈敏度壓力傳感器來偵測按壓力度,在按壓力度達到閾值後,X軸線性馬達就會提供震動反饋,好像觸控板真的可以按下去一樣。
Xiaomi Book Pro 14 2022最大的特色還是16:10黃金顯示比例的E4 OLED大師屏,支持十點觸控和Windows 11手勢。內置Light Sensor智能感光功能,可依據環境光調節屏幕亮度和鍵盤亮度。
Xiaomi Book Pro 14 2022可選i5-1240P或i7-1260P處理器,CPU單烤時可實現40W的持續功耗釋放。該產品提供i5+核顯(6499元)、i5+MX550獨顯(7099元)和i7+RTX 2050獨顯(8599元)三種配置方案,價格還是有點偏貴的。
總之,Xiaomi Book Pro 14 2022是一款非常適合擺在線下賣場銷售的高端輕薄本,無論是CNC一體精雕工藝機身、支持觸控的E4 OLED大師屏、特色的壓感觸控板,都是可以瞬間吸引用戶駐足的殺手級賣點。但是,這些特色能否支撐其品牌溢價?還得看你是否對觸控功能存在剛需,可以接受更高工藝帶來的溢價了。
畢竟,ThinkBook 14+、ThinkPad Neo 14、Yoga Pro 14s 2022、華碩靈耀X14、戴爾靈越14 Plus、ROG幻13/14等產品在價格上都與Xiaomi Book Pro 14 2022有所重疊。
Xiaomi Book Pro 14 2022(銳龍版)
Xiaomi Book Pro 14 2022銳龍版沿用了酷睿版的模具,主要變化是取消了觸控屏幕和壓感觸控板功能,屏幕色准有所降低,雷電接口換成了全功能USB-C3.2 Gen2。
Xiaomi Book Pro 14 2022銳龍版最大的變化,就是將處理器從第12代酷睿換成了銳龍5 6600H或銳龍7 6800H處理器,內置頻率更高的16GB LPDDR5-6400內存。就CPU性能而言,銳龍5 6600H<i5-1240P<銳龍7 6800H≈i7-1260P,就集成的GPU核顯而言,則是銳炬Xe 80<銳炬Xe 96≈Radeon 660M<Radeon 680M。就綜合性能而言,只有銳龍7高配版才具備良好的競爭力,銳龍5版不是很推薦購買。
雖然該產品沒有提供獨顯版本,但銳龍7 6800H處理器集成的Radeon 680M核顯卻具備媲美GeForce MX550的性能,只是視頻編解碼方面處於下風。Xiaomi Book Pro 14 2022銳龍版的價格分別為5999元和6599元,比Redmi Book Pro 14的銳龍版貴了1000元左右,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選擇後者就夠了,Xiaomi Book Pro 14 2022還是更適合願意為品質感買單的用戶。
Xiaomi Book Pro 16 2022(酷睿版)
我們可以將Xiaomi Book Pro 16 2022視為14英寸版本的等比例放大款,最薄處14.9mm,只是重量從1.5kg提升到了1.8kg。雖然機身更為寬大,但接口數量和布局卻和14英寸版一模一樣,只有3個USB Type-C,有點為了節約成本而採用相同物料和設計的嫌疑。該產品同樣配備超大面積的自研壓感觸控板,通過5個高靈敏度壓力傳感器和X軸線性馬達模擬可以按下去的震動反饋。
Xiaomi Book Pro 16 2022配備了16:10黃金顯示比例的E4 OLED大師屏,分辨率從14英寸的2.8K提升到了頂級的4K,支持觸控操作,Light Sensor智能感光功能可依據環境光調節屏幕亮度和鍵盤亮度。通過小米自研3D LUT校色算法,出廠前對每一台新品進行逐台校色,達到前所未有的Delta E≈0.33(14寸Delta E≈0.41),令筆記本與手機達到幾乎相同的色彩顯示效果。
Xiaomi Book Pro 16 2022同樣搭載第12代酷睿i5-1240P(45W)或i7-1260P(50W),i7版還額外配備了GeForce RTX2050獨顯。
總的來說,Xiaomi Book Pro 16 2022最大的賣點就是一面充滿誘惑力的支持觸控的,分辨率高達4K的E4 OLED大師屏,顯示素質堪稱一流,CNC一體精雕工藝機身和壓感觸控板也都是它的加分項。這款產品雖然沒有搭載第12代酷睿H45處理器,但50W功耗釋放的i7-1260P實際性能也和50W的i5-12500H差不多了,唯一可惜的就是該產品搭配的獨顯不是RTX 3050,RTX 2050對於高端大屏創作本來說還是差了點意思,以及屏幕刷新率只有標準的60Hz。
這款產品i5核顯版售價7399元,i7獨顯版則達到了9399元。就性能而言,同價位超過它的產品絕對不少,但就屏幕和工藝而論,能比肩該產品的機器價格往往更貴(如XPS1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