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資源機席捲了整個手機市場,而資源機的口碑也跟着臭了一整年。2022年權益機,似乎也有這個趨勢,那麼資源機的資源到底有何體現?權益機是否真正能夠保證消費者的權益?
關於資源機關,我最不贊同的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資源機與權益機是一樣的。
第二種:資源機由第三方保修。
說實話,千元機的品控和質量是不可能與全新機相比的。反問一句,如果品控質量一樣的話,那資源機還能這麼輕易地被釋放出來嗎。對於保修,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一年官方質保,從側面就保證了大家在花一個月工資去買一台手機後,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這些錢不會打水漂。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資源機的第三方保修似乎是要加錢的,只不過有些商家是自己承擔這部分費用,有些商家是讓消費者去承擔的。
今年的資源機市場行情真的是變天了,不再是獨家了,iPhone13系列的資源機與iPhone12系列的資源機也是大不一樣。今年iPhone13系列的資源機整體成色和售後率比2021年也大有改善,但是無論怎樣資源機始終還是二手機。
近段時間資源機的話題熱度剛剛退下來,目前市場上緊跟着又出現了大批的iPhone12系列的權益機,關於權益機的來路也是眾說紛紜。
權益機和資源機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我們看「GSX」數據的時候,資源機查詢出來的激活狀態是已激活;而「GSX」顯示權益機的激活狀態是未激活的,但是只要激活了以後就會立馬顯示為「已過保」。
這個時候肯定就有朋友要問了,「未激活」不就等於全新升級嗎?這裡再重申一下,我們經常說「未激活」的概念,是滿保的機器(激活後保修剩餘365天)才叫做全新機,況且二手機與全新機的差價基本就是在這裡。對於很多人來說手機或者平板不一定能夠用得上的一年官方質保上嗎。任何用全新機價格做對比,來給權益機做宣傳噱頭的人,都是心懷不軌的!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以二手外版的iPhone或者iPad價格來做對比,並如實告知客戶這台機器是二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