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萌新來說,能夠準確認出CPU和主板對應關係,選出來的板U可以兼容使用,就算成功踏出攢機的第一步。接下來科普幾個小知識,幫大家快速掌握CPU和主板的選購知識。
眾所周知,板U關係其實只要看CPU和主板芯片組就足夠了,但對於萌新來說,芯片組和CPU數量過多,想要一遍就了解對應關係非常困難,所以咱們先從另一個參數下手,那就是CPU的插槽類型。
CPU插槽區分:
CPU插槽類型其實就是CPU和主板的物理限制,CPU插槽只會對應一種主板引腳,在購買CPU時,可以通過看主板和CPU的插槽是否一致來判斷是否能兼容使用,用下面酷睿i7-11700K和一款Z590主板的參數舉例。
酷睿i7-11700K和Z590主板的CPU插槽標註都是LGA1200,這就說明它們可以相互兼容,CPU能夠正常安裝在主板上,萌新通過這個方法能避免AMD處理器搭配英特爾主板的尷尬情況,電腦基本都能點亮。
為什麼說基本都能點亮呢?因為這也有例外,比如相同主板和CPU插槽相同,但主板是上代的,CPU是新出的,這時候CPU雖然能安裝在主板上,但可能需要升級BIOS後才能點亮。這涉及到開頭說的芯片組和CPU知識。
芯片組命名規則:
一個CPU可以支持多組芯片組,一個芯片組也可以支持多種CPU。了解芯片組和CPU可以讓你板U搭配更合理,通過CPU插槽只能找到相互兼容的板U,但只看CPU插槽會遇到低端CPU配高端主板的情況。芯片組本身也區分高端、中端和入門,只有了解哪些屬於高端芯片組哪些屬於低端才能正確實現好U配好板。
了解這些CPU插槽和芯片組知識,大家應該知道為啥這次12代酷睿要換主板了吧,因為12代酷睿從10/11代酷睿的LGA1200換成了LGA1700,老的Z590/Z490就不兼容了,只能使用新推出的Z690主板。
AMD與英特爾大同小異高端芯片組用X開頭,如X570/X470/X370,中端也用B開頭與英特爾很接近,不過數字有區別,如B550/B450等,入門則是A開頭,列如A520、A320等。
英特爾和AMD處理器的命名規則大家應該有了解,英特爾酷睿i3、酷睿i5、酷睿i7,酷睿i9,分別對應處理器級別從低到高,AMD銳龍3、銳龍5、銳龍7、銳龍9也是同理,級別從低到高。只要找到相同級別的處理器和芯片組一一對應就好了,高端處理器對高端芯片組,低端對低端。
12代酷睿為什麼要換主板?
英特爾平台記得先對應CPU插槽,從10代酷睿開始就更換插槽,10代和11代酷睿使用LGA1200插槽,而之前八九代酷睿則為LGA1151插槽,LGA1151對應芯片組有Z390,Z390就不支持10代和11代酷睿處理器,只能使用八九代酷,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筆者先從CPU插槽講起。AMD處理器目前沒這個問題,初代銳龍到銳龍5000都只用了AM4一種插槽,可以正常兼容。
了解這些CPU插槽和芯片組知識,大家應該知道為啥這次12代酷睿要換主板了吧,因為12代酷睿從10/11代酷睿的LGA1200換成了LGA1700,老的Z590/Z490就不兼容了,只能使用新推出的Z690主板。
490就不兼容了,只能使用新推出的Z690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