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女生跳河自盡,班主任成背後推手,校園精神暴力何時停止?

近日,「新川中學1107事件」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名高三女生因不堪忍受班主任的語言暴力,選擇了跳河自盡結束年輕的生命。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大家對校園暴力的熱切關注,相比大家廣為熟知的校園暴力事件,這起事件中的暴力更多的是來自於精神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軟暴力。

高三女生跳河自盡,班主任成背後推手

「最美好的東西難道不是死亡嗎」

很難想像這是一位 年僅17歲花季少女,在人生最美麗的年華髮出的無聲嘆息。

根據了解,這位女高中生在同學口中一位溫柔靦腆的女孩兒,在初中老師眼裡,更是一名認真努力的優秀學生。升入高中以後,成績起伏本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按高 中班主任的話來說,她「成績進步就是在作弊,考的不好就是因為早戀」。

壓垮這名女高中生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源於她的高中班主任。據悉,班主任曾當著全班同學面給女生家長打電話,在那之後班裡到處流傳着關於她的流言。這位年僅十幾歲而且柔弱內向的女生,最終承受不起這些負面能量,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

一談到校園精神暴力的話題,絕大多數人都會建議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隱忍,要主動找班主任吐露心聲!但當這種精神暴力來源於班主任時,來源於學生本可以依靠的這個身份時,作為學生又該何去何從呢?

這一事件一經流出就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不少曾就讀於新川中學或對該中學有所了解的網友們都表示:「新川中學教學設備挺好,但教學理念確實該改改了!」

其實來自教師的語言暴力,新川中學事件並不是個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嘲笑、歧視、謾罵、差別對待等行為,都屬於教師語言暴力的一種。教師在學生面前具有一定的引導性,教師如果都不能正確平等地對待學生,那何求其他同學,正確地對待別人呢?

校園精神暴力何時停止?

一般來說,教師頻繁的語言暴力,一般都來源於教師落後的教育觀念或教師本身存在的一些素質問題。語言暴力本身就破壞了教育的本質,不是知識教的好,就算好老師。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也必不可少!校園語言暴力的減少,不單單要從教師方面入手,教師的自我反省、教育部門採取相應的措施以及學生家長相關意識的提高都必不可少!

01教師自身心態必須調整

教師要教書育人,首先自己要先成為一個大寫的人,不能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或說出一些過激的話!既然是教師,就應該做好教師這個身份應該做的事,所謂為人師表,傳道授業解惑,教師在個人生活中的情緒不應該帶到工作層面上來。為了調整教師的心態,教師之間可以定期舉行活動,幫助教師放鬆身心,加強交流,調整心態。

02教師語言行為應加入考核評定

一位真正的好老師,不應該只考察他的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其本身的道德素質和行為是否與教師這個身份相匹配,其本身的性格是否適合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教師對一些突發事件有沒有良好的心態去鎮定應對,這些都應該列入教師考核的範圍。

教書育人並不只是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如果教師本身都沒辦法做一名讓人敬佩的人,那帶給學生的錯誤示範和不良好的行為語言,會對學生的未來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

03學生家長都要學會主動維權

在大部分家長眼中,老師說的話永遠都是對的。對於老師可以說百分之一百尊重和信任,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心理,大多數家長都會儘可能滿足老師的要求。但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讀書,除了希望孩子有一個光明的前途以外,也=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名品行端正讓人敬佩的好人!

所以家長也不能只關注孩子的成績,不能一味盲目地聽從老師的話,要認真探究原因,了解真相!當發現事情偏離正確軌道時,應該大膽站出來為孩子發聲!

在絕大多數人眼中,只有學生肉體上遭到傷害才屬於校園暴力的範疇,但其實精神暴力遠比肉體上的傷害更為嚴重。精神暴力可以摧毀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摧毀他對生活的希望。所以家長和學生都應正確看待精神暴力,它也是一種不可容忍的校園暴力行為。當有任何類似精神暴力苗頭出現時,要及時站出來大聲維權,保護自己的權益,讓如花一般的年華,變得真正陽光絢爛!

總之,校園的暴力無論是來源於肉體還是精神,無論是來自於同學還是老師,有暴力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影,在這片陰影之下的花朵,無法沐浴到溫暖的陽光,無法積極向上地生長,無法感受現實世界的美好,才會有了那一句「最美好的東西,不是死亡嗎」的振聾發聵。希望所有人都重視起來,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