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幾則小故事,理解梟印奪食

受一朋友邀請,希望講解梟神奪食。正偏印本一類,就一起來統講,可能會更系統點。

梟印奪食是四柱里經常遇到的一種組合,要講非常容易。但我答應講這個話題後,一直在思考,通過一種什麼樣的形式去講解會講得更加透徹。

學習本來是吸取知識,同時也應該是生活中的一點小樂趣。最後決定還是通過幾個小故事,讓大家在閑暇之餘慢慢來感受一下。

一、梟印奪食

很早的時候看過一個測字的故事,細節已經記得不太清楚。

說得好像是一個秀才,老婆的戒指丟了,就去問康節先生。康節先生讓寫個字,他就寫了個「酉」字。康節先生說,酉者雞也。戒指應該是被雞吃到肚子里了。秀才回家把自家的雞殺了,果然找到了戒指。秀才於是感嘆,原來測字這麼簡單。

過了幾天,隔壁家鐵匠的秤砣丟了,也打算找康節先生問問。秀才於是給鐵匠說,測字很容易,我來幫你測。鐵匠也寫了個「酉」,秀才心裏一喜,不是我上次測過的嗎?於是就對鐵匠說,你的秤砣應該是被雞吃了,你趕緊把你家雞殺了看看。

鐵匠對秀才的行為表示很無語,還是去找康節先生。康節先生說,這個字看起來像你家打鐵用的風箱,你去風箱旁找,看能不能找到。果然鐵匠很順利地找到了秤砣。

知識改變命運,但是當我們不能把它靈活地去變通應用的時候,我們就是我們生活中的秀才,可能偶爾還會被鐵匠鄙視。

二、食神制煞,而印星來合食

這一段,我最想引用的一個從小就學過的故事,就是農夫和蛇。農夫用溫暖的懷抱救了蛇的性命,最後反而被蛇所害。仁慈和善良,是我們人類社會最完美的品行修養,而當我們不考慮外部的環境的變化,一昧的保持善良,有時候帶給我們的可能是身心的傷害。

三、食神生財,而印星來合食

在MBA學習非常火爆的時候,曾經就流行類似的段子。段子的內容大體就是老闆以前企業經營得不錯,後來為了把企業做大,去讀了MBA。學成歸來而雄心壯志,幾經折騰,最終把企業整到奄奄一息。當然這個只是段子,也是少數特例。我們不是否定學習,而是要用此來說明,這樣的現象存在,定有其特定的原因。

四、梟印奪食,而財來破印。

曾經看到過一個民間小故事,說的是明朝年間有一個秀才,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是一名塾師,父親非常希望兒子能光耀門楣,也對兒子報有很大的期望。

但秀才科舉考試次次落榜,最後受人指點棄文從商。起先也是做一些小買賣,但是不知道怎麼的,進入商場後,彷彿頓悟了人生,很快摸到了門道,從一個小商販最終做到了一方富豪。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但是在現在多元的社會,轉換下思路,也未必不是更好的思路。

五、梟印奪食,而官來生印。

庸閑齋筆記里有個糊塗官的小故事

福建有個姓秦的人,在莆田為縣令。這年正月,官署舉辦宴會,並請來了戲班演戲。當時,戲班演出的曲目是《白蛇傳》,當演到雷峰塔許仙合缽這一段的時候,秦縣令突然勃然大怒,他讓衙役把「許仙」押下堂去,重打一頓。

演許仙的演員嚇了一跳,連忙對秦縣令說,大人,我只是個戲子,可不是真的許仙啊。

你猜這秦縣令聽了這話後怎麼說,他說道:我當然知道你只是個戲子,你要真是許仙的話,我早就讓人把你打死了。

既然不能為白娘子伸冤,就拿戲子來為白娘子出了口氣,這秦縣令看來也是個超級戲迷,只是演許仙的戲子無緣無故挨了一頓板子,這也確實夠冤的了。

假糊塗是人生智慧,而當人擁有權力後,有些人真的可能更糊塗。


寫這些小故事,不是讓大家去對應人生。而是從小故事的閱讀中,去感受易理的變化,萬物類象,切不可學秀才,讓雞吃了秤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