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贛北地區出現了降溫,而且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看了一眼時間,雨水節氣馬上就要到了,這是不是就意味着後續的雨水,會接連不斷呢?雨水,是春天的第二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二個,每年公曆的2月18~20日左右,今年的雨水節氣是公曆的2月18,農曆的正月廿一。
老話說「春雨貴如油」,雨水是一個形容降雨量的節氣,所以它的到來,也就是提醒我們,降雨的增多,以及天氣會開始出現回暖,萬物開始復蘇,另外,也是告訴我們,春天真的來了。此時也要開始着手春耕的一個準備了。
像家裡種了油菜還有小麥的,就要格外的注意,因此到了這個時候,正好是它們返青的一個時間,像在農村的朋友,到了雨水節氣的話,還可以去山野之間,找尋一些野菜來吃,像薺菜,就是非常適合這個時候來吃的,清香爽口,而且營養價值也比較高。
當然,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在民間的講究說法還是蠻多的,老話就有雨水有「三怕」,正月廿一雨水節,牢記「3習俗2忌諱」,順利迎春,那麼這個三怕指的是什麼呢?具體的習俗和忌諱又是指的什麼呢?
雨水節,牢記「3習俗」
1、 接壽
雨水節氣,在我們當地有接壽的一個習俗,此時,出嫁的女兒,這天會回到娘家來,來的時候,也不能空手,必須是帶着禮物來,在諸多的禮物當中,會有一條紅圍巾,然後給父母帶上,這就是接壽。希望父母健康長壽,平安順遂。父母,則會回贈一把雨傘,希望永遠可以給孩子擋風遮雨,也是希望其往後的人生皆是坦途。
而這天回到娘家,除了要帶紅圍巾給父母之外,還需要帶上一點豬肉,用的是紅繩系起來,一家人吃上一點豬肉,也寓意着富裕,生活安康。
2、 撞拜寄
撞拜寄的意思,就是找乾爹,這個是在農村當中流傳已久的一個習俗,目的就是希望教子女可以順利、健康的生長,一般這個乾爹都是和父親關係比較好的,而撞拜寄,也就是大家聚在一起,當然這個時候乾爹也會送上一些禮物。
它的核心就是,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中,可以順順利利,不會遇到病災,這也是人們內心美好的一個期盼,希望孩子平平安安。
3、 占年景
所謂的占年景,也叫占稻色,具體的做法,就是製作爆米花,然後來看它的顏色,是如果顏色比較的白,那麼年景就會比較好,如果顏色比較暗淡,那麼今年的稻穀產量就會不盡人意。因此,人們在這天製作爆米花,來預兆稻穀的豐收,雖然缺乏科學性,但是也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雨水節「3忌諱」
1、 淋春雨
這個時候雨水比較多,出門的時候,如果天氣預報說有雨的話,記得帶上傘,以免出現淋雨的一個情況,因為此時乍暖還寒,如果淋了雨,很容易出現感冒等情況,因此,記住不要去淋雨。
2、 早脫衣
老話說的好,春捂秋凍,也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時候應該要注意天氣的一個變化,尤其是早晚的時候,天氣比較的寒冷,這個時候如果過早的脫衣,也會出現受凍的一個情況,尤其是要提防,突然的降溫,一旦降溫幅度的啊,也就容易生病。
3、 露腿腳
雨水節,它的溫度雖然是往上升,但是如果是突然遇到下雨的話,溫度又會突然的下降,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注意足部的一個保暖,不能把腿腳露出來,以免受寒。
雨水節氣有「三怕」
1、 怕晴天
雨水節氣這天,最忌諱的就是出現晴天,以為雨水下雨的話,預示着豐收,正如農諺當中提到的: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雨水節氣降雨,莊稼更容易生長,反之晴天,莊稼收成可能大打折扣。
2、 怕懶惰
一年之計在於春,想要莊稼好,春天勤勞不能少,而且在民間俗語當中,還提到了「春天比糞堆,秋後比糧堆。」意思就是這個時候,勤奮一些,給地里施肥,那麼秋天的收穫,就會更多,土地豐沃,豐收自然少不了。
3、 怕亂吃
雨水節氣,空氣會比較的潮濕,再加上溫度開始上升,這個時候病毒細菌就會滋生,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你還去亂吃東西,或者是吃一些不幹凈的食物,就容易導致腸胃不適,甚至教還可能引起中毒,因此,在這個時候多吃新鮮的食物,還有水果之類的,一旦出現發霉變質,要及時扔掉。
雨水節氣就要到了,大家要遵循傳統,多觀察天氣的一個變化,及時的調整我們的生活起居還有飲食,這樣才能順順利利迎接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