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無論是關於行為的認定,還是關於後續的處理,以及涉事孩子的教育引導等都有了相對完善,且相對較成熟的方法。
開心爸爸之前也寫過很多關於校園欺凌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也給出了很多可以實操的建議,不管是提前教育孩子的,還是事情發生後的應對方案,以及爸爸媽媽們應該做些什麼等都有所提及。
但前段時間開心遭遇校園欺凌的經歷,讓開心爸爸對於校園欺凌這件事情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同樣的,對於爸爸媽媽們該如何幫助孩子處理這些問題,如何幫助孩子變得強大,從而成為校園欺凌絕緣體等問題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在這個過程中,開心爸爸總結了4個方法,在開心身上實踐後很有用,所以在這裡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同時也希望開心爸爸給大家的建議永遠都用不上。
【4招幫助孩子變強大】

所謂的底線意識,在校園欺凌這個大背景下,主要就是不要無條件答應別人的無理要求。
道理很簡單,孩子們雖然小,但都有着天生的慕強心理,對於強大的孩子是心生敬畏的,而對於比自己弱小的孩子則是會產生欺負的心理。面對對方的無理要求,一次兩次的妥協,就會讓對方認為自己軟弱可欺,從而帶來更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這個事情還有一個較為巧妙的折中方案,在具體的事件中效果會更好。
那就是孩子要懂得利益交換,你讓我給你借試卷,我就讓你幫忙扔垃圾;你讓我給你拎書包,我就讓你給我借鉛筆......
把所有的事情都控制在利益交換這個大前提下,對方也就不會對孩子產生軟弱可欺負的心理。
至於言語方面的底線意識,就是第一時間反駁回去,至於如何反駁,就是下一招要講的內容。
第二招:社交的利器。
所謂社交的利器,那就是不要讓孩子陷入到自證的陷阱,主打一個誰質疑誰舉證,誰傳播謠言,誰拿出相應的證據來。
這一點在成年人的社交中也是經常見,如果我們被別人一質疑就手忙腳亂的,說著自己不是,然後絞盡腦汁的想自己不是的話,那就很容易的落入到了對方的語言陷阱中,從而變成了受害者,很難從這個陷阱中掙脫出來。
而把證明的責任甩給對方,則會讓自己佔據更多的主動。
比如別人說孩子是壞孩子,先大聲地反駁回去,我才不是壞孩子呢,你為什麼要說我是壞孩子,你有什麼證明嗎,要是沒有證明的話,你就是說謊就是言語欺凌,我要告訴老師。
既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又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對方,從而佔據了社交的主動,給了對方足夠的震懾,如果這樣還不行的話,那就需要尋找老師或者家長的幫助了。
第三招:尋找幫助。
尋找幫助,就是要讓孩子知道不要害怕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爸爸媽媽會很難做,不要害怕會給爸爸媽媽帶來麻煩,不管是什麼時候,爸爸媽媽都是會站在孩子這邊的。
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據理力爭,讓欺凌的對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足夠的代價。
另外,爸爸媽媽們在家裏面一定不要做欺凌孩子的那個人。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在學校被欺凌,究其原因在家中就曾經被爸爸媽媽欺凌過,那些言語上的,比如解釋就是頂嘴,沉默就是不在乎,說話就是沒好好聽等;還有行為上的,經常動手揍孩子等等,正是那些得不到爸爸媽媽支持的孩子,才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第四招:合縱連橫
最後一招是關於社交的。主要就是告訴孩子,就算是在什麼樣的班級裏面,孩子總是會有一個兩個朋友的,在欺凌面前,我們更要巧妙的聯合自己的朋友,一起去對抗欺凌者。
很多時候,只要面對的孩子多了,欺凌者也是會自己衡量值得不值得的。
至於如何去做,其實也不難。
可以是主動上前說話,邀請一起去玩;也可以是大大方方的分享物品,拉進互相的距離。孩子之間的友誼都是很容易就能建立起來的,當自己有了一兩個朋友的時候,也就是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的時候。
【最後】

也許這個時間會很長,但卻是值得的,大家覺得呢?
文:開心爸爸的日記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