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有如題的問題,這其實是一位讀者問我的,他是這樣說的,「我身邊小區的房價跌了很多,原本以為股市虧的挺多,但現在發現,我現在股市留存的資金還能夠得上此前看中的房子,如果從心理平衡的角度看的話,也不覺得自己虧了多少,買哪個都一樣不是嗎?我覺得再繼續下跌的動力可能不足了,對於我這種本身有房住,還指望房產能抗通脹的人來說,現在是否是入手的時機呢?」。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覺得應都藏在不少人的心裏。這位朋友說的其實是很現實的,就本輪樓市調整歷程來說,已經調整兩年有餘,雖然統計部門公布的一年幾個點跌幅,但實際感受應該更明顯,少則十個點二十個點,多則50%,甚至直接攔腰掉了,一些小區價格回到2019年之前。

以上情況的出現,這是很多人不曾想到的,觀望的人心裏勢必是五味雜陳。如果你覺得還沒到底,甚至底下還有地下室,那現在自然是不敢貿然出手的,但如果你覺得後面還會恢復到目前的價格水平,現在買無疑是抄底機會,所以,標題用了「現在買房,5年後會不會「富得流油」?」,對於了解過這輪房價的跌幅的人來說,如果能漲回來的話,這個表述並不誇張哈。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但回答得準不準,那就不好說了。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一些大佬們的觀點。
知名實業家曹德旺說過,樓市已經過了黃金期,現在買房投資的就是傻,能買得起的早買了,剩下的都是買不起的。很顯然,他的意思是,即便是現在的房價,他仍然覺得高,雖然有需求,但他們還是承接不起。與他大概一致觀點的還有萬達王健林,後者也不認為房地產能持續興旺下去,一般不會超過50年,我們現在已經40多年了,按照他的說法,現在基本也到尾聲了,後面也就沒有然後了。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退出房地產不留一磚一瓦+甩賣萬達廣場,似乎一直都沒間斷過。

當然,也有不同觀點的大佬。比如融創孫宏斌就說過,如果房價跌30%,我們(開發商)都死了。看得出,他主要從開發商承受力來說的,他賭樓市在經歷明顯下挫後,國家會出於穩定和金融安全考量,會出手救市。事實上,這還真不是危言聳聽,隨着這輪房價的明顯下降,確實有很多開發商債務暴雷,如果國家不救的話,他們真的就死翹翹了。可見,最近不斷的優化房地產政策並抓落實,顯然也是看到房地產市場已發生重大轉變的緣故吧。
當然,有些人認為,無論是孫宏斌還是王健林,這幾年日子都不好過,一直在為公司生存奔走,而曹德旺又是跨界預測房地產,所以,對他們說的話並不是很看重。但在眾多大佬中,有一位可以稱得上國內房地產的「鼻祖」了,很多人比較關注他的言行。面對樓市瘋狂的爆炒,據財經媒體的報道顯示,李嘉誠說了這樣的話:
近幾年不管是內地房價還是香港房價都居高不下,但未來5年房價就會面臨大洗牌,炒房客們需要謹慎了。買房用來自己住的,儘管買,買房是用來炒的,還是算了。很多內地開發商過去幾年負債擴張也該告一段落了。
眾所周知,從經商的角度中,李嘉誠應該是無可爭議的人中龍鳳了,因為他從上個世紀50年代就進入房地產掘金,期間經歷了各種金融風暴、經濟危機,但直到現在仍舊屹立不倒,起碼沒有他在房地產方面吃虧的報道。他最擅長的就是能抓住商機,採取「低買高賣」的方法,而且在每一波樓市高點時都能全身而退。

就拿2023年8月這波7折賣房操作來說,很多人都覺得他瘋了,認為李嘉誠是不是老糊塗了,這不是白白的利潤流失嗎?這基本是不虧的,原因在於:一來減少了資產持有成本,手握大把的現金流。二來香港房價到現在都還在處於調整中,據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香港房價還要下降一成,重返2016年水平。如果真成為現實的話,那時你會感受到李嘉誠的精明。
實際上,從李嘉誠上面說的這段話簡明扼要、近乎明示,我們基本可以讀出幾個信息點,梳理一下就明白了:1.開發商槓桿率過高,必然迎來調整;2.由於前期房價炒的太高,大面積調整是必然;3.自住可以買,炒房會出現虧損。可以看出,李嘉誠說的每一條都基本應驗了。不過,距離李嘉誠預測的這番話已經過去4年,2024年就是他說的5年大限,市場該調整也調整了,後續該怎麼走呢?會調整到位迎來轉機嗎?相信這是不少人關心的話題。
對此,我們也不做個人評論,正好看到兩則信息,感覺比較切合這個答案。
一是,經濟學家高善文日前發佈觀點認為,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沒有想像的那麼差。就目前而言,二手房價格方面,一線城市回到了2019年,二線城市回到2016-2017年,只要經濟基本面不發生嚴重惡化情況下,二手房價格已經在2023年完成價格修正。而新房價格方面,由於限價原因,目前還沒跌透。他建議應取消限價,只有跌透了,新房市場功能才能恢復。

二是,住建部主管主辦的報刊—中國房地產報,在住建部召開房地產融資協調部署會後,發表了一篇評論,題為《看了這三點,不信你還能對住建部的給力無動於衷》,其中提到賦予各城市充分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各城因城施策調整房地產政策。文章對此項表述,用白話翻譯了一下,「說白了,該調的肯定要積極主動地調起來,能調的也要積極主動地調起來」,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開發商調整銷售價格,一個能讓購房者產生購買慾望的價格。

看到這裡應該明白,從買房的角度看,二手房市場目前確實一個不錯的買點,而新房市場,待城市自主權調控權落地、開發商進而調整促銷價格後,如果不放心,再稍等新房市場成交量上來以後,買點應該也就到來了。這個時候自住買房基本是沒問題的,至於能不能買房保值增值,我覺得還是要看城市、看地段,畢竟,人們對好房子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有需求,就有市場。
還是那句話,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同樣,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我們覺得,2024年應是樓市在經歷全方位調整後,在房地產新模式下,迎來鳳凰烈磐,浴火重生的關鍵一年。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