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人說:「執政伊始到客死秦國的楚懷王,是一幕悲喜劇。」
戰國時,楚懷王熊槐本想勵精圖治,任用屈原等人,還大敗魏國,促進了楚國的發展,但好景不長。
一個人要走向成功,不是單憑一己之力,而是眾人拾柴;一個人走向衰敗,也是一群人努力的結果。
以史為鑒,從楚懷王的人生里可以發現:一個人走向衰敗時,多半會遇到這幾個小人,需要敬而遠之。
02
第一,一邊愛你,一邊控制你的「家人」,制約着你的前程。
在楚懷王身邊,有一個叫鄭袖的女人,因為容貌出眾,很快成為了寵妃。
一個人有了愛情,人生從此不再孤單。就算是君王,也是如此。
俗話說:「軍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遇到好的愛人,如虎添翼,事業會蒸蒸日上。可悲的是,鄭袖面善心狠,她想盡辦法干涉朝政,接受大臣的禮金;排擠忠臣屈原。
有一段時間,魏國送來一個女子,楚懷王很喜歡。鄭袖卻非常嫉妒,於是對女子說:「大王真的很喜歡你,唯一不喜歡的,就是你的鼻子。」
女子相信了鄭袖的話,遇到楚懷王就捂住鼻子,引起了楚懷王的憤怒,被打入冷宮。
鄭袖和大臣靳尚一唱一和,左右了楚懷王的言行舉止。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個人從出生到老,都離不開家庭,也會和家人走得很近。如果家人的人品有問題,就註定會演變成「心腹大患」。
枕邊風不正,就會挑撥一家人的關係,從而帶來窩裡反;父母的格局很小,就會導致兒女無法好好讀書,不能正確擇業;兄弟姐妹唯利是圖,就會敗壞家風,導致父母沒有人贍養......但凡種種,事情過後,我們能夠明白,但是我們在事情發生時,難以察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家人們打着「愛你」的旗號,每一件事,都是「為了你好」,結果卻束縛了你,讓你一步一步走向失敗。
也有一些家人,處處反對你,並且講一大堆道理。久而久之,你會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誤的,失去前行的信念。
03
第二,一邊吹捧你,一邊算計你的「下屬」,讓你迷失方向。
楚懷王身邊,有一個重臣靳尚,非常貪婪,又善於弄權。
平時,靳尚喜歡斂財,並把一些珍奇異寶送給鄭袖,形成內外勾結的局面。
秦國使者張儀出使楚國,第一時間不是見楚懷王,而是送禮給靳尚,商議如何讓楚懷王聽命於秦國,疏遠已經結盟的齊國。
平時,靳尚喜歡迎合楚懷王,說一些虛偽的話。比方說,秦國打算把六百里的土地還給楚國,事情還沒有眉目,靳尚就在拍手稱快;秦國和楚國交戰,並要求楚懷王到前線去談判,靳尚鼎力支持,認為這是一展身手的好機會。
當楚懷王去秦國談結盟事宜的時候,靳尚隨行。當秦國要囚禁楚懷王,以此來要挾楚國乖乖就範的時候,靳尚迅速逃走。
培根說過:「虛偽的友誼猶如你的影子;當你在陽光下時,他會緊緊地跟着,但當你一旦橫越陰暗處時,它會立刻就離開你。」
一個君王,因為身邊有一個嫉妒虛偽的小人,因此影響了自己的決策和判斷,也導致賢惠的人沒有立足之地。
如果虛偽的人還有很重的私心,就會拉一些小圈子,導致上司一次次被愚弄。
平時,我們常常會聽到吹捧的話,千萬別當真。說話的人,就是送給你一個「糖衣炮彈」,讓你在飄飄然的生活狀態里,一步一步失去鬥志,還誤以為自己非常厲害。
04
第三,一邊利誘你,一邊利用你的「客人」,為你設置了陷阱。
秦國的大臣張儀,不遠千里,來到楚國,說:「秦國野蠻地佔有了楚國的土地,現在可以歸還了。前提條件就是,楚國和齊國斷交。」
楚懷王對張儀的話,深信不疑。但是張儀卻出爾反爾,說過的話,一句也沒有兌現。
當張儀第二次來到楚國時,花了一大筆錢,買通了鄭袖、靳尚。因此,楚懷王再一次相信了他,認為可以和秦國結盟。
直到楚懷王被秦國囚禁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張儀不是客人,而是兩面三刀的小人。
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個「登門檻效應」,也就是說,一個有求於你的人,常常來拜訪你,並且每次都帶來禮物,或者帶來一些好消息。登門檻的次數多了,你就會把對方當成可以依賴的人。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
又說:「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不要以為,來的人都是客。有的人,也許是「刺客」,只是沒有明說而已。
如果遇到給你好處的人,第一時間不是笑納,而是謹慎地觀察,適度地拒絕。不要以為,老天爺會派人送餡餅給你。
05
古人說:「親君子,遠小人。」
如果你發現身邊有小人,不要馬上就和小人對抗,而是不動聲色地疏離。
其一,拉攏身邊的賢人,組成正能量的圈子,讓小人沒有立足之地。
其二,修身養性,只要你自己變強了,小人就沒有辦法靠近你。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
其三,遇到小人時,要就是斷交,表明自己的態度,避免糾纏不清。
好的人生,是智慧和情感的結合,身邊有一群好人,推着你走。
任何時候,防人之心不可無,要敢於撕掉小人的面具。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東周列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