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相由心生,中國的看相文化最早出現在三皇五帝時期,有着1000多年的歷史,看相文化沒有科學依據,但往往有規律可循。古人通過對現象的細緻觀察,去理解事物的真正寓意。
從「善惡看嘴眼,窮富看手腳」這句俗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人通過一個人的外貌,來判斷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家境情況。通過現象看本質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精神啟示。那麼通過看相識人,到底準不準呢?
」善惡看嘴眼「
善惡看嘴眼這句俗語,意思是看一個人是善良還是邪惡,可以通過觀察眼睛和說出來的話得到結論。
——看嘴
看嘴,並不單純是看嘴型,而是要看一個人的說話能力,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是一門藝術,與人打交道一定要會說話。
嘴巴小的人,性格溫柔,膽子比較小,追求安穩的生活,上進心比較差,但心地善良,人緣很不錯。嘴唇大的人,樂於付出,性格熱情,非常大膽,但比較獨斷獨行。
說話時我們不要求娓娓道來,出口成章,但一定要有涵養,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不能尖酸刻薄,搬弄是非。根據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就能分辨善惡,善惡看嘴眼是有一定依據的。
——看眼
我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以通過眼睛反映一個人的內心狀態,善於識人的這部分人認為,從眼睛的眼神形狀,就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狀態。
擁有桃花眼的人會讓人感覺到比較風流和花心,眼神中流露出嬌媚;擁有丹鳳眼的人會讓人感到刻薄、潑辣,比如《紅樓夢》中性格潑辣的王熙鳳,對她外貌描述是「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
一般來說,眼間距窄的人看起來比較溫柔,好欺負,但其實他們的內心很堅強。眼間距寬的人往往警惕性低,習慣順從,不能專註於做一件事情。
「窮富看手腳」
——看手
我們的手可以鼓掌,可以繡花,可以畫畫,可以做飯,可以做體力活等等,是我們做事的重要部位。
在古代,人們的貧富差距,看手便可以得知,貧窮的人家要做體力活和操持家務,長期的勞作手上會起繭子,手變得粗糙乾燥。
而富裕的人家可以僱傭勞動力,不需要干體力活,也不用操持家務,更有時間對手部進行保養,因此有錢人家的手會非常的光滑。
放在如今社會也是如此,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手會變得粗糙,那些不需要付出體力去謀生活的人,手會比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細嫩。
——看腳
古人說「男有五大三粗,享盡人間清福」,五大中就包含腳大,腳大走四方,腳大的人底盤紮實,走起路來穩當,古人認為腳大的男女都有福氣,如果腳底有黑痣,也證明財運不錯。
封建社會以農耕文明為主,腳大的人在勞作時可以分散體重的壓力,從而減輕人的勞累,腳大的人一般都有本事,生存能力強,註定一生不缺吃喝。
古人以此識人,准嗎?
「善惡看嘴眼,窮富看手腳」是古人通過外貌來判斷一個人的標準,雖然放在古代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放在現代社會,不能作為評判一個人善惡和貧賤的標準。
人不可貌相,我們不能單憑外貌給一個人下定義,識別一個人的好壞還要結合很多方面,比如在慢慢的相處過程中去了解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社會面前人人平等,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機遇和財富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俗語的存在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但它不是完全正確的,我們不能完全照搬古人的觀點,並用這一觀點給其他人貼上標籤,經驗是要在實踐中得出來的。
所以古人用」善惡看嘴眼,窮富看手腳「來識人並不完全準確,要想徹底了解一個人,要靠慢慢相處,要想實現財富自由就要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