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理想、小鵬、威馬、比亞迪、零跑公布銷量!寶馬改口將研發純電平台!|一周大事件

哈啰大家晚上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之前電動車公社會給大家匯總一周內3、5條無法寫成深度長文的新聞,並進行簡單分析和點評。

後來經過不少粉絲朋友的建議,發現不如給大家把這一周內的大新聞做一個更詳盡的匯總,因為有太多朋友一周都很忙碌,漏看了我們每天匯總的新聞,於是有了改版之後的《一周大事件》:這一周內,關於行業的、關於新車的、關於新技術的、關於高管或企業變動的新能源相關的新聞,都在這裡~

以下是上周的新聞:

關於 政策

1、

國務院發佈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年-2035年)》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年-2035年)》,按規划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

《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20%。以過去5年中國乘用車市場2000萬以上的銷量水平來算,實現目標,新能源汽車銷量至少在400萬輛左右,而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06萬輛。

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新四化」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已經提到,唯獨沒有提到「共享化」。

對於這一點,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此次刪除共享化的意義很大。共享化不是新能源發展的目標,僅是一種商業模式。而且汽車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現實的,因此刪除共享化很正確。」

關於 企業動態

2、

理想ONE「免費升級」變「召回」

11月6日,理想汽車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的要求,召回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產的10,469輛理想ONE,免費更換球銷脫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擺臂。在召回的同時,理想就此前的「硬件升級」說法進行了道歉。

此前我們公眾號就有對上次的「硬件升級」事件進行投票,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次應該叫「召回」,而不應該稱之為「硬件升級」。關於「斷軸」,社長剛發了篇文章,告訴你汽車為什麼會斷軸!

短短几天后,此前叫做「硬件升級」的方案變成了「召回」,解決方案沒有發生變化,召回固然是為消費者好,我們也是雙手雙腳贊成,然而這一波操作或許會傷到那些此前一直在不斷維護理想的老車主的心。

3、

國產Model 3預計交付時間延長

據特斯拉官網顯示,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預計交付日期將延長一個月,由原來的1-2周調整為4-6周,而Model 3後驅長續航版則交付時間不變,預計交付時間是1-4周。

導致延長交付時間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Model 3標準續航版更換磷酸鐵鋰電池後,電池供應商的產能沒有跟上去導致。

還有,Model 3出口歐洲的車型同樣為標準續航版,有可能是因為生產出口車型導致交付時間延長。還有一種可能是,Model 3降價後訂單激增,出現排隊現象。

4、

小鵬肇慶工廠將擴建產能

近日,肇慶小鵬汽車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行政許可,許可內容為擴建內容:擴建總裝生產線,擴建完成後年產1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小鵬即將完成肇慶工廠一期年產能10萬輛的目標。

目前肇慶工廠只生產P7,工廠產能提升後,將進一步拉低製造成本,以便應對未來隨時會發生的價格戰。

目前海馬代工廠的15萬年產能加上肇慶工廠擴建後的10萬年產能,小鵬手中至少有25萬年產能,另外,小鵬廣州新工廠項目已經開始啟動,將於2022年底前建成投產,可見,小鵬已經提前鋪好未來產能提升的空間。

關於 電動化

5、

寶馬將研發純電平台

11月4日,在寶馬集團舉行的Q3財報會議上,寶馬CEO齊普策稱,寶馬已建立了一個新部門來開發一個純電動架構平台,據悉,基於新平台的車型將於2025年後在寶馬的匈牙利工廠開始投產。

寶馬CEO齊普策曾對外表示,寶馬在現階段不會針對電動車開發專有平台。這一番話是在今年2月份被媒體報道出來,還不到一年就打臉了。

德國的三駕馬車,大眾已經上車,奔馳真正的純電動平台很快就會上市,唯獨寶馬「眾人皆醉我獨醒」,堅持使用混動和純電動共享平台。

6、

日產2025年在中國市場全面電氣化

近日,日產汽車正式宣布了有關中國地區的車型規劃信息,根據計劃來看,日產將在2025年實現中國市場全面電氣化,將不再銷售純燃油車型。

似乎日產電氣化的步伐過於激進,但實際,日產有成熟的e-Power系統,是增程式技術的一種,發動機只負責發電不參與驅動,與豐田、本田的混動系統低速純電為主,高速發動機為主有着明顯的區別。

據悉,到 2023 年時,日產汽車旗下近半數的產品線將完成電動化轉型工作,2025 年前日產將在中國推出 9 款電動化車型,其中包括純電動和混動動力系統。

關於 銷量

7、

蔚來十月交付突破5,000台

2020年1月-10月,蔚來汽車累計交付31,430台,自2018年6月至今累計交付63,343台。

10月,蔚來月度交付數首次突破5,000台,共交付5,055台,再創單月交付新高,ES6仍為銷量擔當,十月交付2,695台。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開啟交付的EC6,十月交付883台,作為一款小眾跨界SUV獲得如此喜人的成績,值得肯定。不過,EC6最直接的競爭對手Model Y還沒有開啟生產,真正的對決還沒有開始。

8、

小鵬十月共交付3,040台

小鵬汽車今年1月-10月累計交付達到17,117台,十月總交付量達到3,040台,其中,G3單月交付936台,相較九月905台小幅增長。

而當家車型P7,單月交付2,104台,相比九月交付2,573台,P7出現明顯下滑,這與Model 3在10月1日的降價有一定關係。

Model 3這一輪降價至24.99萬元,價格低於P7主打的超長續航版本車型,甚至與P7入門版本車型的價格重疊。

9、

理想ONE十月交付量達3,692台

2020年1月-10月,理想ONE累計交付21,852輛,在10月交付3,692輛,連續三個月刷新單月交付紀錄。

今年理想在經歷「斷軸」、「自燃」、「追尾貨車」等負面新聞後,銷量並沒有受到很大影響。

另外,理想銷量的增長,與其大範圍鋪設門店的策略也有一定關係,截至10月31日,理想汽車在全國已有41家零售中心,覆蓋36座城市。

10、

威馬十月共交付3,003輛

今年1月-10月,威馬汽車累計銷量達16,889輛,10月銷量3,003輛,再創年內新高。

國產造車新勢力中,兩極分化已經非常明顯,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為首的第一梯隊,月交付量均已達到3,000台以上,除威馬即將登陸科創板外,另外三家均已上市成功。接下來,新勢力四強的目標就是搶佔增量市場。

11、

比亞迪十月新能源銷量23,217輛

比亞迪公布10月銷量快報,燃油汽車銷量24,515輛,新能源汽車23,217輛,10月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量約為1.507GWh,今年累計裝機量約為8.591GWh。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比亞迪電池裝機量僅為0.599GWh,到了今年,電池裝機量有了質的飛躍,刀片電池在其中的貢獻不小。

由於比亞迪第三季度業績表現優於預期,再加最近政策利好,比亞迪市值已經突破4500億元。

12、

五菱宏光MINI EV銷量再創新高

上汽通用五菱10月銷量突破17.9萬輛,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產品整體銷量達29,711輛,環比增長22%。

旗下人氣車型MINI EV表現依舊搶眼,10月銷量達23,762輛,在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品類中銷量佔比近8成。

據官方介紹,購買MINI EV的主力軍是20多歲的年輕人。如果說宏光系列是五菱從「工具車」身份轉變的開始,那麼MINI EV作為五菱汽車旗下首款新能源車型,則是「年輕化」的轉變。

13、

零跑十月銷量再創新高

零跑汽車10月銷量為1,743台,旗下主力車型T03銷量為1,681台,上市至今累計銷量5,358台。目前新勢力第一梯隊蔚來、理想、小鵬、威馬月銷量達到3,000台以,零跑還有一定距離追上。

根據此前官方公布的消息,零跑在全國只有80個渠道,包括銷售與服務網點。鋪設線下門店是提升銷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另外,我們也從真實銷售那裡了解到一個信息:零跑老車主介紹新車主的情況很多,具體情況我們會專門出內容。

關於 那些閑不下來的高管

14、

蔚來硬件團隊迎來新高管

據國內媒體爆料,蔚來汽車正在規劃自主研發自動駕駛計算芯片,該項目主要由蔚來汽車CEO李斌推動,芯片研發,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都是巨大投入,目前蔚來的資金儲備超過200億,還差人才,李斌本人也從幾個月前開始物色人選。

最近有消息稱,前OPPO硬件總監、小米芯片和前瞻研究部門總經理白劍,目前已經入職蔚來,擔任硬件團隊VP,直接向李斌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