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級的家用SUV市場,一度被譽為中國車市最卷的細分市場,從燃油到純電、從插混到增程,可選的車型眼花繚亂。
只不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到底誰才是這一細分領域的「六邊形戰士」?
我們找來了兩款熱門車型,分別為大眾途觀L Pro以及比亞迪唐DM-i智駕版。
進化多代的「常青樹」—大眾途觀L,被不少人譽為家用SUV中一款繞不開的選擇。最新推出的途觀L Pro,更是在保留德系機械素質的基礎上,將燃油車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比亞迪唐DM-i智駕版則是這一級別的插混「銷冠」,不僅上車了「天神之眼」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後懸掛結構形式也進一步升級為了五連桿。而且最近正值618,唐DM-i智駕版限時起售價15.48萬元,進一步突顯性價比。
不過光念鍵盤參數太枯燥,到底誰才是家用SUV里的「六邊形戰士」?咱們還是要用實測數據來見分曉。
空間對比
作為家用SUV,首先空間得夠大。
雖然新款車型已經加長了不少,但相較來說,途觀L Pro整體的尺寸還是略顯克制,算是標準的中型SUV身材。
而唐DM-i智駕版不僅在車身尺寸上整體比途觀大一圈,軸距也更勝一籌。
除此之外,唐DM-i智駕版作為一款7座SUV,第三排有兩個可供應急的座位,多了一份空間的靈活性。
不過若將視線再轉回前排,座艙智能化程度高,卻是途觀L Pro的一個突出特徵。8155芯片、副駕娛樂屏外加科大訊飛智能語音的組合,整體營造出不亞於新勢力的科技感。放在燃油車中,更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唐DM-i智駕版沒有像途觀L Pro搞「屏海戰術」,15.6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延續家族設計語言。
我們對兩台車一口氣測試了相同的三條指令,途觀L Pro能執行其中兩條;唐DM-i智駕版會對指令進行拆解,分三步逐一完成指令。DiLink-100高階版5G智能座艙在響應速度上會更為突出。
動態操控
身為「德味調教」的代名詞,大眾車型的行駛質感,一向被不少消費者所津津樂道。
實際駕駛體驗一番後會發現,途觀L Pro對路面顛簸的化解比較到位,保證了駕乘舒適感。與此同時,底盤又不會調得過軟,在變道超車時讓人喪失信心,用一個字總結就是「韌」。
相較於老款車型,唐DM-i智駕版在後懸掛的硬件結構上進行了升級。五連桿懸掛,看齊主流旗艦新能源SUV車型。
雖然整體還是偏向家用車的調教,但是由於FSD可變阻尼減震器的加持,切換不同駕駛模式體驗,底盤對路面信息的反饋也存在較明顯的差別。
除了FSD減震外,從次低配車型起,唐DM-i智駕版還多了雲輦-C系統。可以對路面進行預瞄處理,更好地化解顛簸。所以如果考慮唐DM-i智駕版,建議從次低配起入手。
智駕體驗
當然除了駕駛感受外,我們也測試了兩台車的智駕表現。
途觀L Pro搭載了大眾的IQ.Pilot駕駛輔助系統,支持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防碰撞預警、智能撥桿變道等功能,是一套成熟穩定的L2+駕駛輔助系統。
在我們測試過程中,與前車的距離保持得適中,路遇大車還會進行智能的側向避讓。不過領航輔助功能的缺失,讓它無法按照導航規劃來上下匝道。
作為全民智駕的發起者,唐DM-i智駕版全系都用上了「天神之眼」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入門版為「天神之眼 C」智能駕駛輔助三目版。頂配車型則為「天神之眼 B」智能駕駛輔助激光版,配備有激光雷達。
本次測試的車型為入門版,所以並沒有城區領航功能。但在高快道路上,它的功能還是相當豐富與完善的。除了能實現途觀L Pro的所有操作以外,更新增了領航輔助功能,可以根據導航,自動進出匝道。
當然,讓新手司機感到頭疼的停車,我們也進行了一番測試。
基礎的標準車位,兩車都能準確識別並完成停泊。途觀L Pro的停車並不算特別居中,經常出現壓線停的情況。
不過在日常用車中,碰見狹窄、角落等難停車位的概率可不小。這時候比拼的就是誰的泊車功能多了。
對於窄車位,遙控泊車就派上用場了。兩車同樣都有,只是比亞迪唐DM-i智駕版標配,而途觀L Pro則需要選配。
除此之外,唐DM-i智駕版還有代客泊車、自選車位泊車、無畫線空間車位泊車等功能,能覆蓋更多的難停車位。
用車成本
為了對比兩台車的能耗表現,首先我們模擬了一條涵蓋城市擁堵、快速路以及高速的50km通勤路線,測試兩車的能耗成本,最終成績如下表。
在車輛剩餘電量充沛的情況下,車輛會優先用電來行駛,顯著的降低的用車成本。
當然,為了使對比更加公平與全面,我們將唐DM-i智駕版保持虧電狀態,再次和途觀L Pro來一輪百公里油耗測試。兩車的油耗及花費同樣如表所示。
在大部分沿高速行駛的狀態下,途觀L Pro的油耗表現對比走走停停的通勤路段,有明顯提升。
只是7.31L的百公里油耗,相較唐DM-i智駕版來說,還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它需要加註95號汽油,日積月累,在用車成本上會貴出不少。
寫在最後
通過一場綜合且全面的對比下來,途觀L Pro證明傳統老將在智能時代仍有破局之力,而唐DM-i智駕版則展示了自主品牌從配置內卷到技術深潛的蛻變。
當德系調校開始打造車內科技生態,國產混動開始修鍊底盤與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功力,這場沒有終點的競賽,正在重塑20萬級SUV的價值標尺。
所以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在駕駛層面以及內飾科技感的營造上,途觀L Pro略有優勢;而如果從空間、用車成本、智駕等角度出發,唐DM-i智駕版則更加全能,正是20萬級家用SUV的「六邊形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