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會賺錢的豐田,終於要對中國市場下手了

豐田近日公布了2024財年聯合財務數據(202441日至2025331日),在維持全球銷量第一的同時,仍是全球盈利能力最強的車企,其吸金能力無人能及。

豐田集團2024財年總銷量1027萬輛,同比微跌0.3%,營業收入48.03萬億日元,同比增長6.5%,凈利潤4.76萬億日元,同比下跌3.6%2025年目標銷量1040萬輛,營業收入48.5萬億日元,考慮匯率和關稅等影響,凈利潤目標下調至3.1萬億日元。

豐田2025年度將重點推進兩大主題:「提升多路徑技術戰略的清晰度」與「構建豐田式軟件定義汽車的基礎」,包括打造有地域特色的研發、生產體制,貼近客戶、聽取客戶需求,及時交付車輛;以混動汽車為核心,加速向高環保性能車型替換,大力推廣碳中和燃料應用;普及純電動汽車,創新車輛與電池技術,構建從電池材料採購到回收再利用的電池生態系統。

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豐田中國今年以來也動作頻頻,它終於要對中國市場下手,補齊它在全球市場布局最後的短板。

在銷量規模和發展潛力最大的中國市場,豐田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地位還落後於比亞迪和大眾汽車,但也已經超越了通用汽車、日產和本田等老對手,這還是在新能源汽車還未發力的2024年。

從鉑智3xbz5到鉑智7,豐田宣告2025年開始全力進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而廣汽豐田鉑智3x首戰告捷,上市不到兩個月銷量超過2萬輛,交付量突破1萬輛。

然而,豐田對中國市場的布局,遠不止南北豐田聲勢浩大的電動化轉型,接下來就是其深度布局中國市場後的爆發。

雷克薩斯以獨資的身份在上海建立涵蓋動力電池和整車業務,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一體化的新能源汽車公司,隨后豐田相繼與蜀道集團和中國五礦達成合作,完成了氫能動力和動力電池回收兩大板塊的布局。

4月,蜀道集團與豐田汽車宣布成立蜀道豐田氫能科技,將投資10億元建設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線,實現氫燃料電池(fc)系統、fc電堆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

在此之前,豐田與億華通合作的華豐燃料電池(fcts)及聯合燃料電池(fcrd)一期工廠已經於20248月正式投產,年產能1萬台,2026年將啟動二期項目。

5月,豐田中國與中國五礦旗下湖南雲儲循環新能源、五礦新能源材料(湖南)以及明和產業(上海)達成合作,共同出資成立湖南雲儲斯蔚普新能源,註冊資本1億元,致力於構建退役電池回收利用產業新生態。

從雷克薩斯上海工廠的一體化壓鑄車身和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動力總成國產,再到退役電池回收體系,豐田一口氣完成了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全面布局,也將迎來又一個發展高峰。

然而,這三件大事共同點就是拋棄了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這兩大整車製造企業,也同樣與新能源汽車深度相關,豐田再次展現其在多方利益之間的平衡與博弈能力。

豐田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讓我們看到這一家全球第一車企的大格局,這是豐田全球市場均衡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其對中國經濟發展和汽車產業的堅定信心。

在全球經濟和汽車產業面臨重大挑戰的2020年代初,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相繼建成了三座先進工廠,並陸續引進了近10款全新車型,比如賽那、凌放、卡羅拉·銳放和鉑智4x

無論是與比亞迪成立電動汽車研發公司,為一汽豐田打造電動智能汽車,還是與廣汽集團升級合作,賦能廣汽豐田新能源發展,豐田開始深度整合中國電動智能汽車資源,打開了全新的發展空間。

放眼全球市場,豐田是跨國車企中最敢對中國市場動手的車企,它不僅是要賺中國人民的錢,更是用全球市場賺到的真金白銀,為中國汽車產業賦能。跨國車企都想在中國賺錢,但豐田卻在動用其全球力量助力中國汽車產業新升級。

皇冠、豐田到雷克薩斯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凱美瑞、卡羅拉到rav4榮放等全球戰略車型導入國產,豐田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和信心,終於也要得到回報。

在江蘇常熟設立電動智能汽車研發中心,為豐田中國打造了rce體制,豐田要打造符合中國市場和用戶的汽車,更要用中國智慧賦能全球市場發展。新一代雷克薩斯es已經讓我們看到了豐田的改變,接下來相繼換代的rav4榮放、威蘭達和卡羅拉,都將讓我們看到一個更中國,也同樣全球化的豐田。

為中國市場和用戶打造和升級專屬車型,這一美好願望長期以來被曲解為市場割裂,甚至被精明的中國用戶詬病,而豐田現在要做的依舊是「既要又要」的全球豐田一盤棋。豐田在全球市場擁有最強的盈利能力,而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同樣也是中國市場上盈利能力排名前列的車企,這就是豐田面向未來發展的底氣。

燃油車全面油電混動化,新能源汽車加速全球化布局,全球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還得看豐田,因為借來的總是靠不住的,唯有自己的才長遠。

豐田進入中國市場已經60年,凱美瑞、卡羅拉和rav4榮放依舊是其定海神針,如今它還有漢蘭達、賽那和鉑智3x等明星車型,這就是豐田與中國用戶的雙向奔赴。

在無盡的內卷漩渦之中,或許中國汽車市場的所有參與者都應該回歸豐田之道——在穩健中尋求創新、在全球化中紮根本地,中國市場的機會常有,但你還有賺錢的機會和能力嗎?

以上全文,感謝閱讀,還請一鍵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