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剛買3個月電量異常、​小鵬P7i電池一年半衰減12%……你的新能源車電池還好嗎?

特斯拉剛買3個月電量就異常、小鵬p7i 702 max一年半內達衰減限值、長城歐拉iq召回升級後電池鼓包、領途汽車電池質保維修難,你的新能源車電池還好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張冰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趙琳
新能源車銷量持續攀升,動力電池良莠不齊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從江蘇無錫特斯拉車主3個月電池容量縮水36%,到深圳小鵬車主一年半時間電池達衰減限值,再到湖南長城歐拉iq車主在召回處理後出現續航腰斬,電池異常衰減、充放電故障頻現。
此外,一些汽車品牌在破產重整後陷入「售後真空」,車主的電池質保與維修遭遇困難。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一系列問題,正考驗着新能源車企的技術和服務能力。
圖片來源/ic photo
━━━━━
特斯拉剛買3個月電量現衰減異常
江蘇無錫的李先生2024年10月30日花25萬元提了一輛特斯拉model y標準續航版。2025年1月,他發現車輛的電池掉電特別厲害,於是聯繫了特斯拉官方,得到的答覆是車輛搭載的磷酸鐵鋰電池具有不穩定性,且通過後台查看錶示電池正常。由於當時天氣較為寒冷,李先生暫時相信了這一說法,期待天氣轉暖後電池情況有所改善。
但此後一個月里,他發現自己的特斯拉電池續航里程越來越短。特斯拉官網顯示,在滿電情況下,model y的標準續航後驅版為525公里,而李先生提供的維修單顯示,他的model y可行駛里程僅為340公里,是官方宣傳續航里程的64%。
無錫車主李先生的特斯拉model y滿電情況下行駛里程僅340公里。受訪者供圖
直到2025年2月20日,在多次收到李先生的反饋後,特斯拉方面最終確認,李先生所購特斯拉的電池確實是壞了,屬於自然損壞,需要前往上海維修,更換其中損壞的模組,並補償延保2年/4萬公里。
━━━━━
小鵬p7i電池一年半內達衰減限值
遭遇新能源電池容量問題的深圳張先生反映,他於2023年10月28日購買了一台小鵬p7i 702 max電動汽車,一年多後發現電池容量有衰減現象,「車輛使用1年半時間,公里數26000km,已經衰減12%。而小鵬用戶手冊內規定衰減限值為2年或50000km,衰減限值12%。本車已達到衰減限值。」
張先生曾先後前往兩家小鵬售後門店,對方均稱後台檢測結果電池健康度為98%,拒絕維修電池。
他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出示了自己的車輛充電記錄。其中,2024年11月14日的充電數據顯示,當時車輛從20km續航提升至572km續航,對應續航百分比是2%-100%,車輛充了89度電,該車輛電池容量為86度電。張先生解釋稱,車輛充入的電量比實際容量多是正常現象,因充電過程中有發熱損耗,會消耗一部分電量。
而其在2025年2月20日的充電數據是,車輛從33km續航提升至576km續航,對應續航百分比也是2%-100%,車輛只充了78度電。用充入的電量反推計算總電量,78度電/98%=79度電,低於車輛實際電池容量86度電。
「僅在這短短3個月,電池就已衰減了7度電」,張先生認為電池衰減存在異常。
對此,小鵬汽車方面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經核實,該客戶車輛目前準備返回總部電池維修中心進行全面檢測。在此期間,客戶代步問題公司也會妥善安排,待後續檢測出結果,公司會再和客戶進一步溝通。
━━━━━
長城歐拉iq召回升級後電池鼓包
湖南嶽陽的吳先生遇到的電池問題更鬧心。2019年3月3日,他買了一輛長城歐拉iq電動汽車。自2021年7月16日起,長城汽車召回了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間生產的長城歐拉iq電動汽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查詢了解到,長城汽車當時的召回是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原因是車輛搭載的部分動力電池的一致性與bms軟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異,長期連續頻繁快充後,電池性能下降。長城汽車給出的解決措施是,免費對召回範圍內車輛的動力電池進行檢測,並刷寫適應工況場景的控制策略軟件,必要時更換電池模組,以消除安全隱患。
吳先生在收到長城汽車召回敬告函後,4s店對其車輛進行了「升級」,當時並未更換電池模組,也未開具維修工單。但他發現,之後車輛就開始出現電池充不滿、用不完,壓差過大和掉續航問題。
「2022年至2023年期間,我多次向4s店提出拆開電池檢測,4s店以檢測電池沒問題不需要拆包回復我。」吳先生說,他遇到當電池電量低於50%時,隨時可能會跳零,隨後系統顯示電池故障。「47度的電池只能充22度電左右,從滿電到零,大概只能跑140公里,買車時廠家標註續航是400公里。」

3月11日,4s店將吳先生的長城歐拉iq拆開了電池。受訪者供圖
今年3月11日,吳先生又將車開到4s店岳陽申岳汽車有限公司決定拆開電池查看原因,「4s店將電池拆開後發現內部電池模組鼓包嚴重,但並沒有給出電池鼓包的原因,只是告訴我不能免費維修,換新電池需要出1.5萬元。」吳先生說,此前車輛召回時問題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現在卻以車輛超三包期限要車主承擔電池費用,這讓他不能接受,「問題持續了4年一直得不到解決,還不知道要等多久。」
3月14日下午,4s店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回應稱,需了解一下詳細情況。長城汽車方面截至發稿暫未回應。
對於電池鼓包問題,山東省首席技師趙林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分析,這還需進一步詳細檢查是電池模組還是某個電芯單元出現了問題,也要檢查電池內部的線路布局和監測系統。
━━━━━
領途汽車破產重整,電池質保維修成難題
除了電池衰減異常外,電池質保維修也是不少新能源車主的痛點。尤其是一些新能源汽車品牌破產重整後,質保和維修誰來保障和負責成為難題。
河南洛陽的梁先生2021年5月在互聯網平台上的輝宏新能源店支付5000元押金,購買了領途k-one2018款豪華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二手車。當年6月,他在線下向店家付清尾款45700元,隨後提車。輝宏新能源店當時向梁先生表示,該車上牌時間為2018年12月,行駛里程為200公里,從這個日期起可享受質保8年或12萬公里,品牌方提供電機、電池、控制器等原件維修。
但自2024年11月起,梁先生的車輛出現電池故障燈閃爍,輝宏新能源店稱電池故障原因是「電池壓差大」,需要支付3000元上門服務費或自費10500元更換電池包。之後梁先生自費更換了電池包。
新電池安裝一周後,梁先生的車又多次出現電池有壓差、快充難以使用等問題。「有一次我正開着車,忽然就停在馬路中間了。」梁先生說,從2025年1月至2月,這台車電池故障燈反覆亮起了十餘次,先後4次維修,累計維修費超5000元。
2025年1月31日,車主梁先生的車輛動力蓄電池故障燈亮起。受訪者供圖
雙方現在存在的分歧在於,梁先生認為車輛尚在質保期,應由車企或互聯網平台店家提供質保。輝宏新能源店則稱領途汽車已「倒閉」,要求車主付費維修或簽協議承諾放棄質保。據了解,2021年3月,領途汽車就進入了破產重整階段。
對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3月13日撥打領途汽車官方客服電話,客服解釋稱,此前重整期間,領途汽車對業務進行了劃分,目前總部和工廠均位於河北。領途汽車將所有k-one車型的質保、售後服務劃由江蘇御捷時代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江蘇御捷時代」)負責,該公司位於江蘇無錫,k-one車型消費者需自行聯繫,領途無法提供其聯繫方式。而企查查上的江蘇御捷時代電話,經撥打顯示為空號。
對於車企破產重整後電池質保難,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業務承接公司應該承擔車主的質保和維修,提供技術指導和配件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業分立、合併的,可以向變更後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也提及,經營者合併、分立、變更、破產的,其三包責任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即使車企倒閉,配件供應商或第三方維修機構可繼續提供支持。
━━━━━
電池問題突出且難解
上述車主均在黑貓平台投訴了電池問題。據黑貓大數據中心聯合黑貓投訴平台發佈《黑貓投訴2024年度汽車領域投訴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黑貓投訴平台汽車領域投訴量近2萬件,同比2023年增長63.40%。
新京報今年1月推出的《2024汽車召回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新能源汽車召回超385萬輛。其中,動力電池問題尤為突出,因電池故障導致的新能源汽車在2024年的召回量達到29.5萬輛。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副會長兼整車售後工委主任蓋方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從協會消費者滿意度調查來看,電池相關的問題比較突出。電池問題主要涉及四個方面:一是車企宣傳的續航里程與實際使用相差較大,如新能源車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續航表現有差異,與我國南方地區相比,北方地區或寒冷天氣下,車輛續航變低;二是電池安全問題,電池熱失控造成整車自燃的事故增多;三是電池壽命相關問題;四是修換成本較高。
蓋方認為,車企要重視新能源汽車的售後服務,一些品牌對售後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如果不能給消費者創造一個放心、有保障的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不能很好地摸索出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的商業模式和發展路徑,這不僅會影響消費者信心,也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
值班編輯 李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