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DMH超級混動技術,展現全球智能混動中國方案

近期,特斯拉推出的Cybercab無人駕駛的士掀起了廣泛討論,標誌着智能駕駛技術邁向了嶄新高度。談及「軟件定義汽車」這一理念,不僅智能駕駛是汽車智能化的關鍵驅動力,軟硬件的高度融合與集成,實現整車能量的高效智能管理,同樣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那麼,如何在能量管理上展現更高的智慧呢?上汽榮威的第五代混動技術——DMH超級混動技術,正是為此提供了「智能混動的中國智慧」。

上汽榮威DMH超級混動技術,超級大腦PICU引領全球新篇章彰顯中國方案

上汽榮威開創性地引入了整車「能量域」管理理念,藉助動力總成大腦PICU,它集發動機管理、混動模式管理、混動變速箱管理、空調管理和熱管理五大功能於一體,實現了軟硬件的深度融合,對整車能量進行了精細化的全面掌控,猶如「一腦統御,全局在握」。

在「DMH技術雲課堂」上,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的技術專家近日分享了DMH超級混動系統動力總成中央集成控制器PICU的發展歷程,以及它如何作為一個「超級大腦」高效地管理整車能量,為用戶帶來更為經濟、安靜且動力響應迅速且平穩的駕駛體驗。

傳統動力總成控制方案採用分散式設計,發動機控制、整車控制(此處重複提及應去除一個)、空調控制及熱管理控制五個模塊分別位於五個獨立的控制器中,這不僅導致了控制信號傳輸的延遲,還增加了BOM成本。

隨着電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性能要求和集成需求,全球汽車市場急需開發一種通用性強、高性能且能快速適應各種新興需求的軟硬件一體化動力總成中央集成控制器。

長期以來,汽車硬件控制技術一直掌握在外資手中,要實現動力總成的高度集成,必須突破國外的技術壁壘,這是中國汽車工業走向強國的必經之路。

七年前,上汽勇敢地踏上了打造符合新時代主流需求的軟硬件一體化動力總成控制平台的征程,並立志實現全棧自主開發。這一決定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僅要實現各控制模塊技術的自主掌握,還要在沒有行業先例的情況下,從零開始進行自主探索和開發,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上汽榮威成功顛覆了傳統的獨立動力總成控制架構,創新性地開發出集成式動力總成控制架構,將包括發動機控制在內的五大核心模塊集成到單個控制器中,並實現了控制器軟硬件的全棧自主開發。這一「超級大腦」真正實現了對整車能量的智能管理,為全球智能混動領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中國智慧。

上汽榮威DMH混動技術突破外資壁壘 自主研發引擎控制器 引領極致駕乘新時代

在眾多控制器中,發動機控制器堪稱最為複雜精密且開發難度最大的組件。唯有真正攻克發動機控制器,才算實現真正的集成,否則,無論標榜「七合一」還是「八合一」,皆是未觸核心、另闢蹊徑之舉。榮威DMH超級混動系統的動力總成中央集成控制器PICU,成功集成了發動機控制功能,打破了國內發動機控制技術長期由博世、大陸、德爾福等巨頭壟斷的局面,使上汽榮威成為首家自主研發發動機軟件並應用於混動系統的中國企業。

憑藉動力總成系統的高度集成化,PICU減少了70%的冗餘組件,大幅降低了車輛內部網絡負載和數據延遲,運算速度提升50%,決策更加高效,運行更為節能,動力響應速度達到驚人的0.26秒,較同級競品快一倍,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極致動力體驗。

上汽榮威還自主研發了多核協同系統軟件,在技術創新中充分展現了「域」的概念,通過軟硬件的協同優化,為用戶提供超長續航、超低油耗以及更優的NVH駕乘體驗。

為消除友商曾出現的失速隱患,PICU對行車能量管理策略進行了全面優化,確保在全國各種路況下都能保持電感化體驗。在此「黑科技」的加持下,榮威iMAX8 DMH新陸尊成功通過了青甘線當金山、格爾木昆崙山口、雲南白馬雪山等高原複雜路況的驗證,實測結果顯示,車輛在不虧電的情況下,動力輸出無衰減,發動機噪音可控,且油耗表現最優。

在駐車能量管理方面,PICU具備至高15kW的駐車發電功率,發電功率擋位無級可調,一鍵極速補電,智能識別場景等功能,為用戶提供高效的「移動發電站」。針對新能源車普遍存在的暈車問題,PICU還融入了「暈車剋星」智能駕駛性濾波技術,無論是猛踩油門還是快速鬆開油門,都能確保乘客享受如老司機般的平穩舒適體驗。

作為自主品牌國家隊的一員,上汽榮威憑藉深厚的技術研發實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推出了顛覆傳統的DMH超級混動技術,一躍成為中國混動技術的領航者。面向智能混動的未來,上汽榮威將以「歸零心態」再次出發,持續引領混動技術價值標杆,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