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比亞迪要求供應商降價10%」消息,11月27日午間,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在微博緊急發文回應:「與供應商的年度議價,是汽車行業的慣例。我們基於規模化大量採購,對供應商提出降價目標,非強制要求,大家可協商推進。」
11月26日,網上傳出一封關於比亞迪乘用車要求供應商降價的郵件截圖引發關注。名為《2025年比亞迪乘用車降本要求》的郵件內容顯示,在比亞迪成立三十周年之際,比亞迪汽車成為全球首家達成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得益於技術創新、規模化優勢和低成本供應鏈,比亞迪汽車銷量不斷突破,預計全年將突破420萬輛銷量大關。2025年新能源汽車迎來重大機遇的同時,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進入「大決戰」、「淘汰賽」。為增強比亞迪乘用車競爭力,比亞迪需要整個供應鏈共同努力、持續降本。因此比亞迪提出如下要求:供應商所供貨產品從2025年1月1日起降價10%。此外,郵件內容還顯示,比亞迪要求相關供應商切實挖掘降本空間、積極推動要求達成,在12月15日前通過SRM系統將降後價格報給比亞迪。郵件落款署名人為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乘用車首席運營官何志奇。
作為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如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擁有絕對的領先地位,尤其是進入2024年後,比亞迪喊出「電比油低」口號並相繼推出多款榮耀版車型,在低價的驅使下,比亞迪銷量節節攀升。截至目前,比亞迪旗下已布局比亞迪、騰勢、方程豹、仰望四大品牌,其中,比亞迪品牌分為海洋網和王朝網,是比亞迪最重要的銷量來源。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比亞迪新能源車累計銷量為325.05萬輛,同比增長36.49%。其中,純電動車銷量同比增長11.97%至135.92萬輛;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62.23%至187.77萬輛。按照此前360萬輛年銷量目標計算,比亞迪前10月已已完成年銷量目標的90.29%,預計比亞迪將超額完成目標。
實際上,在汽車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價格戰的環境下,不管是汽車製造商還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均面臨較大的壓力,尤其是全球汽車製造商正面臨燃油車向電動汽車轉型的艱難階段,加上價格戰下的成本壓縮,加劇了汽車製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處境艱難,為此,不少汽車製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先後開啟了裁員降本,為企業削減成本以此緩解經濟壓力。
汽車供應商「躺賺」的時代也已成為過去式,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轉型的背後對汽車供應鏈造成不小的打擊,越來越內卷的價格戰也令不少汽車供應商面臨較大的壓力。當前,車市價格戰仍在持續中,加上臨近年底,不少汽車廠商為了保證市場份額,正通過價格戰刺激消費,同時為了保證利潤也會要求供應商降本。
對此,有網友表示,「稍微有點智商的都知道議價是正常操作,問題是內部郵件怎麼都能流轉出去,供應商隨意轉發商業郵件給媒體製造黑事件,供應商管理還需優化」。還有網友表示,「商業是一場博弈和交換。一方提出需求,一方對抗需求。最終雙方會得到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就像你去菜市場……總會砍價的對么?比亞迪現在是當紅炸子雞,任何一點「常規操作」的聲音都會被無限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比亞迪外,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下稱「上汽大通」)也向其供應商致信降本10%。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上汽大通向其供應商致信稱,當前汽車市場供大於求的問題突出;隨着新車大量上市,市場供需失衡狀況預計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善,導致價格戰難以平息。「捲成本」將是2025年汽車行業的主旋律。上汽大通誠摯地邀請供應商夥伴共同參與到成本控制的大項目中。
上述報道指出,上汽大通表示:「通過雙方的緊密合作,我們可以共同開發出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實現雙贏的局面。進一步加強管理、提升質量、改進服務、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複雜形勢壓力下的生存能力,目標降本10%。」截至發稿前,上汽大通暫未對上述消息做出回應。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