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紀元ET上市:奇瑞新能源進軍高端市場的艱難征程

5月10日,星途品牌旗下的星紀元ET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18.98萬元至31.98萬元,提供增程式和純電動兩種動力選擇。作為星紀元系列的第二款車型,星紀元ET承載着奇瑞新能源打入高端市場的重任。面對星紀元ES此前的失敗,這款新車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星紀元ET基於奇瑞E0X電動平台打造,定位中大型SUV,與問界M7、理想L6、小鵬G9等車型同處一個細分市場。根據公開的銷量數據顯示,星紀元ET在上市首月售出2770台,相對於銷售表現不佳的星紀元ES而言,這一成績算是有所改善。然而,與理想L6等競品相比,星紀元ET的銷量仍顯得力不從心。

外觀設計上,星紀元ET延續了星紀元ES的簡約風格,採用貫穿式燈帶和分體式大燈的組合。這種設計雖然時尚,但也讓人聯想到小鵬G9特別版。側面設計則使用隱藏式門把手和無框車門,展現豪華屬性。車身尺寸方面,星紀元ET長寬高分別為4955毫米、1975毫米和1698毫米,軸距達3000毫米,空間表現較為優越。

內飾部分,星紀元ET採用極簡風格設計,僅用一大一小兩塊屏幕承擔所有信息顯示和人機交互功能,方向盤造型獨特。動力方面,新車提供增程式電動和純電動兩種模式,其中增程式版本在CLTC工況下純電續航里程為200公里,滿油滿電狀態下總續航達到1518公里;純電版車型最大功率可達413千瓦,續航里程最高可達760公里。全系標配800V高壓快充,兩款高配車型還額外配備CDC電磁減震系統和空氣懸架,以提升駕乘舒適性。

儘管產品力看似沒有明顯短板,但星紀元ET在品牌知名度方面仍需努力。此前,星紀元ES因定價過高且品牌認知度不足,導致銷量慘淡。數據顯示,星紀元ES在5月銷量僅255輛,4月和3月分別為559輛和490輛。相比之下,理想和問界的周銷量都遠超星紀元ES的季度銷量,這基本宣告了星紀元ES的失敗。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奇瑞為星紀元ET設定了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增程版起步價進入19萬元以內,比問界M7便宜約6萬元;純電版起步價不到23萬元,比小鵬G9低約3.5萬元。然而,價格並不是消費者唯一關注的因素。以零跑汽車為例,儘管價格便宜,但其銷量仍難以趕超理想汽車,這說明了市場對品牌、性能和服務的綜合要求。

回顧奇瑞新能源此前的產品,一些問題或許可以解釋其市場困境。例如,一位星紀元ET車主在交車上牌檢查時發現方向盤存在異響,售後工程師無法解決問題,只能拍視頻反饋給廠家。另有車主反映車輛存在水泵異響、方向盤偏移、內飾質量差和行車過程中異響等問題,售後處理拖沓。這些負面體驗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去年,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曾表示奇瑞新能源「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稱2024年將爭取進入全國頭部位置。然而,從目前的銷量來看,奇瑞新能源連前五都未能進入。在乘聯會公布的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榜單中,奇瑞新能源只能排在第九,甚至不如理想汽車和賽力斯

主編點評

從曾經的國內車企一哥到如今新能源市場連前五都進不去,奇瑞的確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歷程。在接下來的兩個季度里,奇瑞能否實現其進入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頭部的目標,還有待觀察。然而,在此之前,奇瑞應深入調研市場需求,改進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避免重蹈星紀元ES的覆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實現品牌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