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展季·大咖說 | 起亞中國楊洪海:價格戰不可持續,應當堅持「價值戰」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孫磊

「『以價換量』的價格戰,是行業步入深度競爭的既定事實,但價格戰只短期有效、不可持續,更是不健康的競爭。因為市場永遠有更低價格的產品。」4月25日,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楊洪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談道了起亞對於目前國內車市價格戰的看法。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他看來,車企不應過多追求價格,而是應該去買對家庭有關愛的、有價值的產品,「價值戰」才是行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值得關注的是,在自主品牌的不斷「進攻」之下,合資品牌目前正在承壓。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整個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在44.9%。而2021年,這一數據是58.8%。進入到後合資時代,如何投放更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如何在中國市場進行產品布局?這是擺在韓系、日系、德系等一眾合資車企面前的問題。就這些問題,起亞中國營銷本部本部長朴玉煥和楊洪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進行了解答。

nbd:新車索奈在本次北京車展正式上市,它主要面向哪些人群,最核心產品亮點有哪些?

朴玉煥:索奈定位是年輕人的第一台智能suv。我們希望它能夠重新定義入門級suv的新標準,樹立8萬級suv智能新標杆。面對極度內卷的中國車市,索奈融合了起亞智能、安全、駕趣於一身,這是我們帶給中國市場和年輕用戶的誠意。

nbd:ev5是起亞在電動化上重要的戰略車型,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楊洪海:今年是起亞成立80周年,ev5是起亞為慶祝成立80周年而特別推出的重磅戰略車型。ev5在研發之初便充分調研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今年4月,我們也推出了ev5 80周年限時福利包,消費者購車享有綜合優惠最高4萬元。

nbd:今年汽車行業繼續卷價格競爭,起亞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價格戰」?

楊洪海:中國車市是全球新能源發展的最前沿,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戰場。很多互聯網企業進軍汽車市場後,汽車的傳統概念完全被顛覆了,以往大家對安全性、動力、底盤等各方面的追求,已經不在「新汽車」的考慮範圍內了,由此帶來的價格、價值、用戶體驗已經混淆了。我們希望消費者不要過多追求價格,而是應該去買對家庭有關愛的、有價值的產品。

nbd:起亞未來在產品和渠道層面有何思考和打法?

楊洪海:儘管當前中國新能源浪潮洶湧,但燃油車基盤也依舊穩固,所以「油電並行」就是我們着眼當下與未來的布局。

電動化方面,去年我們發佈了中國新能源戰略,陸續推出了ev6、ev5兩款全球戰略車型,我們還計劃在下半年推出ev5 gt-line車型。油車方面,起亞在本次車展上市了入門級suv索奈。未來,我們將持續引入高產品,以滿足中國客戶不斷迭代的需求。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資料圖)

渠道與服務層面,我們在推動全國經銷商門店升級,並將持續與森那美等大型經銷商集團合作,拓展終端網絡布局。未來,我們也會嘗試與中國本土企業展開合作,比如,百度、小米、華為等技術企業。通過合理整合這些企業的資源,將更前瞻化、本土化的技術導入到起亞的產品中。

nbd:起亞一直強調「在中國,為中國」戰略,請問起亞對國內市場有何布局?

楊洪海:自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我們一直在深耕國內市場。比如,起亞江蘇鹽城4.0智能智造工廠就是起亞深耕中國的重要成果。另外,我們在中國設立了中國技術研究所-中國前瞻數字研發中心-貴州大數據中心的「鐵三角」研發矩陣,特別是位於煙台的中國技術研發中心,是除韓國研發總部之外唯一一個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ev5便是中國技術研發中心近400名中國工程師參與,並且根據中國用戶實際需求量身定製的。

nbd:本次車展起亞也展示了l4自動駕駛技術,請問該項技術何時會應用於新車型上?

楊洪海:在北京車展上,我們展出了面向中國市場的l4智駕技術,它可以應對中國的高速公路、市區、鄉村道路、雨天等多種路況和駕駛環境。

目前,我們已在上海獲得了l4自動駕駛路試牌照,我們也正在通過多種道路試駕及評測,加快優化中國當地行駛環境的智駕技術升級。未來,通過對l4智駕技術的不斷研發,我們將努力在量產車上的得以落地與應用。

汽車的本質是把人和物安全地從某一個點運輸到另一個點,在這個過程當中的可靠性、舒適性、安全性是最核心的。汽車行業需要革命性技術,更需要車企靜下心來去研發,去給消費者提供真正切實需要的技術。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