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最近國產電車都豁出去了,集體降價呀,你方唱罷我登場,很多人都後悔買早了,特別是比亞迪,有的車型降價幅度高達4萬,很多人都說這是在虧本沖銷量擾亂市場搞,要是你也相信這樣的說法,那就不僅看問題看淺了,也太小看我國車企們的努力了。
要說最了解我們的,往往是我們的對手,美國媒體經濟學人雜誌就用一張中國電車撞地球的配圖,形容我國電車將如隕石般衝擊歐美的傳統車企,對此他們將無法抵抗。話雖然誇張了,但是我們看看在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比亞迪就佔了21%,這也表示着傳統歐美的汽車產業鏈,正在被我國的新能源所打破重組。
特別是以前被歐美所壟斷的技術,以往昂貴的價格在中國面前都被碾壓成了白菜價。我們就以汽車芯片里的 IGBT 芯片為例,IGBT芯片相當於汽車的CPU芯片,屬於核心技術了,在2020年前,國產化率不到20%,在這方面基本上都是被歐美日所壟斷的,價格高得嚇人,但必須買,還得排隊搶着買,人家屬於舒服躺着賺錢了,可就是苦了我們了。
但在中國企業相繼發力後,2022年,IGBT 芯片國產佔有率就已經達到了30%,預計在2024年將達到40%,而之前壟斷中國 IGBT 芯片的英飛凌的市場份額只剩下了14%,被比亞迪28%的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
芯片價格被我國打下來了,那整車的價格自然也就下來了。而且以前只有奢華豪車才會配置的零部件,價格也被我國打下來了。什麼空氣懸掛,激光雷達,現在就算是普通車也能擁有了,說實話,這些部件都是只要突破了技術,價格什麼的都好說,奈何之前別人藏着掖着,就是想要搭配豪車不斷抬高價格割你一把,而我們國產車想要有同樣的配置,就必須購買人家高價的零件,價格一上去,消費者就想着差不多的錢為啥不去買進口車,還倍有面子,國產車以前沒錢也自然做不出更有優勢的產品。
可現在不一樣了,以前賣8萬美元的激光雷達被我國攻克後,現在只需要1000美元,而空氣懸掛的成本價格更是被我國的車企們打到只有原本的35%左右,現在的國產車上都標配了這些。
在看看在新技術方面,電車裡最重要的鋰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等,我國的優勢那簡直就更大了,就單以比亞迪為例,在每一項重要零部件里,它都佔據了前三名,絕對的領先地位。
在電車領域,毫不誇張的說,我國基本上就是處於領先地位,而電車們的集體降價也並不全是為了用低價來吸引消費者,而是技術在手不慌,不難想像,歐美那些老牌車企在往後的日子裏,會越來越難過。在以前,我國汽車常常受到外國的技術壟斷而的尷尬局面,這種局面也造就了我們什麼都要有的獨立精神,終於在經過幾代中國人用智慧與汗水,逐漸構建出了如今完整工業體系,因此現在出現了電車企業們一次次對歐美老牌車企發起衝鋒的局面,我們何其有幸,看到了中國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在汽車領域正在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每個中國人的驕傲,你覺得以後汽車會越來越便宜嗎?我國人手一輛車的未來會發生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交流,關注波普兄弟,為您持續更新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