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級橫評:假設大眾ID.7 VIZZION和寶馬i3的價格重疊,該怎麼選擇

MQB架構是大眾汽車用戶與粉絲們最為熟悉的驅動平台,這是一套基於橫置發動機開發的驅動平台,所以真正懂大眾汽車的用戶往往不會對車輛的操控感有過高的要求;反之,既喜歡大眾汽車又熱愛駕駛的汽車愛好者只能轉向其他品牌的懷抱。

直到大眾汽車推出ID系列才打破了這個困局,ID系列是該品牌的純電動系列;電動兩驅汽車沒有必要設定為前驅,除非車輛是以燃油車平台打造而來。原因在於電動機的體積很小且無需變速器,可以布局在後獨立懸架之間的位置之上;於是電動兩驅汽車普遍為「後置後驅」,今天要講的大眾ID.7 VIZZION的兩驅系列就用這個方案。

所以真正懂車的大眾汽車粉絲們興奮了,其中也有一部分讀者留言希望能詳細講一講這台車,只是同價位的建議選擇並非ID.7 VIZZION,因為有寶馬i3的存在。

來看數據:

  • ID.7 VIZZION兩驅系列指導價為22.7777-23.7777萬元,暫時無優惠方案
  • 寶馬i3指導價35.39-41.39萬元,終端優惠幅度最高已達14.69萬元

這個數據不是憑空猜想,參考下圖,寶馬i3的終端優惠幅度在不斷刷新紀錄。

解讀寶馬i3

該車優惠幅度最高已超過14萬元,最少也能超過10萬元,也就是說這台車的終端實際起售價僅在23萬元左右!價格重疊了大眾ID.7 VIZZION。相同的預算面對大眾汽車和寶馬汽車,在情感上自然會偏向作為豪華品牌的寶馬;當然決定最終選項的參考因素不只是品牌,還要看車輛的機械素質,ID.7 VIZZION用後置後驅系統,當然是有駕控樂趣的——寶馬i3全系搭載後置後驅系統,並且同樣是中型轎車,車身尺寸為4872*1846*1481毫米、軸距為2966毫米。

寶馬i3的驅動架構與大眾ID.7 VIZZION相同,可是性能標準卻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該車共有三個版本,低配版用低功率電機,標準為210kW/400N·m,百公里加速成績為6.2秒!該水平相當於寶馬3系330i系列,遠超過中、低功率的燃油動力寶馬3系。而中高配版本使用的電動機有250kW/430N·m的動力儲備,加速成績達到了5.6秒,實力確實不弱,即便與同價位國產轎車相比也不遑多讓。

續航里程是判斷一台電動汽車水平的重要參考,寶馬i3低功率版本續航526公里,中高配版本為592公里;客觀評價其續航水平確實中規中矩,三元鋰電池也不支持800V超充技術,但好在同級別的合資品牌電動汽車水平普遍如此,在性能方面還做不到與寶馬i3看齊。

所以這台車確實是值得關注的,雖然指導價高但是實際價格決定了性價比。

對比解讀

大眾ID.7 VIZZION的價格至少目前還重疊寶馬i3,所以其必須在產品力方面拉開足夠大的差距才能值得推薦。

然而其產品力並非很強,來看參數:

  1. 續航642公里,領先
  2. 電機參數為150kW/310N·m,落後
  3. 最高時速155km/h,落後(寶馬i3為180km/h)
  4. 前麥弗遜、後五連桿懸架,前懸架落後
  5. 全景天幕,落後(寶馬i3為全景天窗)

這是兩車存在的客觀差異。

ID.7 VIZZION的操控感當然會超越使用MQB架構的帕薩特、邁騰或CC,可是與寶馬i3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異;寶馬i3的前雙球節麥弗遜懸架比較特殊,兩個獨立的球節可以以更大的角度有效控制前輪傾角,對於提升車輛操控會有所幫助。並且寶馬i3的動力是有明顯優勢的,同時全景天窗有採光和通風的雙功能,而全景天幕是不能打開的玻璃車頂,只能用於採光。

結語:

大眾ID.7 VIZZION的整體水平不算搶眼,只是在大眾汽車產品線里挺不錯;主要優勢是充足的空間,其車身尺寸達到了4956*1862*1537毫米,軸距為2965毫米,雖然定義為中型車實際卻達到了中型車的標準,所以這台車更適合家用。反之,如果看中的是後驅、是操控、是性能,寶馬i3則是更理想的選項。


天和Auto編輯,歡迎轉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