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要穩定燃油汽車消費,鼓勵企業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積極探索混合動力、低碳燃料等技術路線,促進燃油汽車市場平穩發展。
為何此時重提鼓勵混合動力市場發展?《方案》出台背後意味着什麼?這透露出一個清晰信號,以混合動力代表的節能技術路線,結合了性能與節能的雙重優勢,有望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機遇期。
作為合資車企混動市場「領頭羊」,廣汽豐田不僅在混動技術上有明顯優勢,更在智能化時代展現硬核實力,以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向新賽道發起衝擊,成為率先達成HEV累計銷量百萬台里程碑的國內車企,並以價值至上的理念與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精神,向「新百萬」目標再次進發。
迎來「新契機」
中汽協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國內銷量210.6萬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9.5%。其中,傳統燃油車國內銷量134.2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80.8萬輛。
這可以清晰看出,新能源汽車雖然增速較快,但從市場整體來看,燃油車仍然佔據着汽車市場的主體份額,依舊是汽車消費不可或缺的「基本盤」。
為此,如果加速傳統燃油車的節能化進程,混合動力路線是一個關鍵路徑。這也是《方案》明確鼓勵混合動力技術發展的主要原因。
早在2010年,我國就發佈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再次提出,到2035年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各佔50%,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部轉化為混合動力,佔比達到100%,清晰明確了節能汽車全面混動化的路線圖。
目前,混合動力技術結合了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雙重優勢,是促進傳統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最重要、最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可以預見,在政策的鼓勵下,混動市場有望進一步「換擋提速」,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未來年銷量有望達到千萬量級。
出行的「更優解」
那麼,混合動力為何會成為未來汽車市場的「更優解」?關鍵是抓住消費者核心訴求。
事實上,純電車型仍然存在續航和補能的痛點,除一線城市外,其他地區充電基礎設施覆蓋率較低,補能便捷性不高。在冬季出行的場景,電動車頻頻「續航縮水」,出行面臨困難。而混動車型在任何季節都可以方便出行,無需等待充電,同時沒有電池衰減、保值率等一系列煩惱。
而相對於傳統燃油車,混合動力車型在電機加持下,可以提供媲美電動車的加速性能和靜謐體驗,全速域電混驅動,在任何工況下都有電機參與,帶來強勁的電動化行駛性能,油電智能化無縫協同,動力按需分配,充分滿足駕駛者加速需要。
更為關鍵的是,在性能上出眾的同時,用車成本同步降低。例如,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車型不僅可以以油車的價格享受電車的體驗,各款油耗穩定在4-6L/100km,每公里能耗成本僅約0.3-0.5元。
與此同時,相對於其他技術路線車型,混合動力車型的保值率更高。例如,《2022年度中國汽車品牌保值率報告》顯示,廣汽豐田旗下的漢蘭達三年保值率可達85.6%。
作為混合動力技術的普及者,廣汽豐田為了給用戶提供全面的出行解決方案,TNGA車型智能電混雙擎搭載率已經達到了100%,實現從入門緊湊級車型到中大型車全覆蓋,轎車、SUV、MPV三大乘用車主流品類全覆蓋,多達9款智能電混雙擎車型。
開啟「新百萬」
對於用戶而言,在完成購買決策時,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為什麼混動車型首選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廣汽豐田智電雙擎的底氣在哪裡?
這個要從其技術說起。作為混合動力市場「技術先鋒」廣汽豐田智電雙擎擁有「先、全、勁、省、優」五大特點,並在豐田超2萬項混動專利的基礎上不斷進化。如今,廣汽豐田智能電混雙擎已經進化到第五代,三電技術全面革新,以更高能的電池、更高效的電機、更智慧的電控,強勢刷新電驅體驗。
以擁有獨創PSD行星齒輪「黑科技」為例,其結構設計巧妙、技術壁壘高,並且能實現全時、全工況、全場景適用,無論極寒極熱、低速高速、城市擁堵,還是高速行駛,動力性能、經濟性、續航能力都有着穩定表現。
有了技術的領先,加上廣汽豐田全球模範工廠秉持「零缺陷率」標準帶來的可靠品質和良好口碑的保障下,廣汽豐田為用戶帶來了最靠譜的混合動力產品,旗下車型蟬聯多個細分市場HEV銷冠。
面向未來,廣汽豐田將堅持「長期主義」,依託先進的技術、完備的服務、優化的產業鏈,深化混動市場格局,打造強大的體系力和競爭力,向下一個「百萬」目標不斷前行。
【撰文】拱千舒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