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0多萬的價格,配1.5T發動機,這不是有電加持的混動車,也不是氫燃料車型,而是一台純燃油車,而且這車的月銷量穩居萬輛以上,如果不告訴你這款車的名字,大家會不會覺得這是在說笑話?但事實卻告訴我們,真有這樣的車,它就是奔馳C級,指導售價33.23-37.81萬,全系均是配置1.5T發動機,上月才賣出1.4萬+,高居同價車型銷量榜前列。那麼問題來了,奔馳C級為何能做到這個程度?
首先,就發動機這個問題。雖有一些車主對於1.5T的配置不太滿意,但對於大多車主而言,1.5T動力能達到200多匹,日常通勤出行開起來沒有問題,就已經是夠用了。儘管發動機被一些車主詬病,但有奔馳品牌影響力的加持,對發動機沒有特別要求的車主們仍然願意選它,尤其是不少女性用戶,下面就一起來看它的具體表現。
(立標版)
(大標版)
奔馳的外觀一直以來都走在行業前端,這是它能俘獲不少女性車主的關鍵。車頭兩側車燈設計時尚優雅,標誌性的奔馳大標與立標,滿足了不同群體的用戶。以大標車型來看,車身線條流暢運動,更顯年輕動感;車尾沒有過多設計,自然的圓弧造型簡潔大氣,顯得低調得體。整體看起來,C級確實符合奔馳高端的品牌定位。
內飾是奔馳C級一直以來的賣點,很多顏控車主第一眼就被內飾的布局拿捏。整體設計簡約又不失格調,大尺寸中控屏幕顯示清晰,科技感十足;仿木紋裝點其中,增加了車內的高級感;LED氛圍燈搭配炮筒式出風口,端莊耐看。有一說一,在夜晚打開奔馳C級的氛圍燈,那氛圍感確實不賴。雖說它的車娛樂性不能與同價位新勢力車型媲美,但該有的實用性功能一應俱全,而且配置比例還比較高,基本上在入門車型上,咱們都能找到車載導航、CarPlay與Android Auto手機互聯、語音控制等功能。當然,以它三十多萬的價格來看,這也是應有之義。
空間方面,奔馳C級的車身尺寸為4882*1820*1461mm,車身軸距為2954 mm,尺寸達到了同級較好水準。以1米8的體驗者示範,不管頭部還是腿部空間,C級都有富裕,加上比A4L柔軟的後排座椅以及頭枕,乘坐舒適性更好,但它也存在與A4L、3系一樣的問題,後排中央地板凸起較高,加上人體工學不如旁邊的座椅,坐墊較短,滿載的舒適性欠佳。
配置方面,基礎配置齊全,倒車影像、全速自適應巡航、前排電動座椅等等都沒有缺席,並具備L2級智駕系統,擁有主動剎車、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疲憊駕駛提示等功能,安全性能高。另外,它還標配了自動泊車,對新手十分友好。美中不足的是,在便捷性配置上稍有欠缺,電動尾門、無鑰匙進入、電動尾門等選配項較多。
動力上,奔馳C級全系車型均是搭載1.5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分為兩種動力調校,入門車型為最大功率125kW(170Ps),其它車型最大功率為150kW(204Ps)。有一說一,這個參數並不比某些2.0T發動機遜色,而且通過奔馳的調校技術,小排量發動機存在的噪音大等問題也得到了緩解,但它之所以被人詬病,乃是不少消費者認為排量即尊嚴、排量小沒有檔次……但銷量似乎說明了很多消費者其實並不在乎這些。
另外,在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與48V輕混系統的加持下,整車換擋積極,並有不錯的燃油經濟性,WLTC綜合油耗為6.35L/100km、6.45L/100km、6.75L/100km。當然,在動態方面它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不平整路面坑窪感明顯,堵車時頻繁剎車給油,存在些許頓挫,高速過彎支撐力略有不足。
綜上所述,在這個價位來看,對於想要滿足日常出行需求、追求外觀顏值、喜歡奔馳車品牌效應的車主們,奔馳C級是值得購入的;但對發動機和配置方面有高要求的車主,可以對比其它品牌車輛,還有更廣泛的選擇;個人認為奔馳C級總體來說是瑕不掩瑜,若在配置與動力方面有所提升與優化,未來銷量還會更上一層樓。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