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六b汽油口碑崩盤?不是乙醇汽油不好,而是你們要求太多了!

營銷號最近把國六b汽油踩在地上摩擦,似乎在告訴我們每一個人,你們加的汽油可能還不如乙醇

從2023年開始國六b汽油開始全面運營,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配合高標準發動機,減少燃燒之後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比於此前的汽油,國六b的最大變化是清潔度更高。

讓清潔度變化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說添加劑做出調整,同時提升煉油工藝與設備,從生產上提升燃油品質。相比於國六a汽油,國六b的整體品質、燃燒排放物更為乾淨,同時價格不變。

過去幾年對油品的不斷升級的確對污染物控制上有很大的升級,如今的全新國六b一氧化碳排放量相比於國五汽油降低了50%,氮氧化物降低42%,顆粒物排放收緊33%,整體來看都向好的地方發展。

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區銷售的是乙醇汽油,也就是乙醇、汽油通過工藝結合的方式生產出來的「新型汽油」,添加乙醇的目的是一定意義上降低燃燒物,畢竟乙醇燃燒之後不會排出除二氧化碳之外的其他污染物。

一部分營銷號誇大表示,國六b汽油變成「噴水汽油」,排氣端釋放出來了一定量的水,更多原因屬於帶節奏,即便是北京地區的純燃油,燃燒之後也會排放水分,因為燃燒之後有水蒸氣、二氧化碳和氮氣,冬季遇冷凝結成水汽是基本物理知識。

即便是過去的老式汽油也會有排氣滴水的問題,根據不同型號、不同排量、不同技術、不同狀態的發動機,燃燒情況都有不同,滴水不能判斷油品質量的好壞。

優化油品質量不是我們在做,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也在不斷提升煉油技術,配合更高效率、更高標準的內燃機而來,同時排放標準不是我們一個地區實施,最早實行排放標準的是歐洲,1992年就開始進行歐1標準。

一方面管控內燃機,另一方面控制油品,這是歐洲市場開的先例,隨着內燃機數量的增多,從內燃機端口減少污染物排放沒有任何一點問題,一點點的改進每一個行業的排放污染,是對環境做出的一種貢獻,所以你們在質疑什麼?

同時有人吐槽國六b之後汽油不耐燒的問題,絕大多數用戶屬於主觀認知。

超過80%的用戶駕駛2.0L以下排量車型,這些普通的家用車本身就沒有動力,加了國六b之後就說動力不足了,本身就沒有任何動力,這種程度的動力減弱都能感知到,只能說是為了黑而黑。

國六b相比於國六a只是在清潔程度上做出優化,對原本的汽油、乙醇並沒有調整,碳原子的數量理論上不會發生變化,那也就意味着每升燃油的能量沒有變動。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會發生動力衰減、不耐燒的問題?

唯一的解釋就是營銷號為了誇大而誇大,從環保、技術升級、產業升級上來說,未來的電氣化、混合化、小排量發展路線上,升級國六b都是只有優勢沒有弊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