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官宣140億投資計劃,台積電的「遭遇」起作用了?

控制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在於價格上,寧德時代所擁有的頂尖電池技術,也讓它們賺得盆滿缽滿,但顯然競爭力不如自己造車的比亞迪,於是乎動了和特斯拉合作的念頭,此前堅定要赴美建廠,但如今卻反悔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電池行業的競爭

特斯拉在國產之後,車輛的整體售價下滑明顯,除了在中國建廠成本問題之外,最主要的還是電池技術得到了改善,雖然有着自己的供應鏈,但相比於先進的電池廠商而言,其在電池技術上並不佔什麼優勢。

目前國內最頂尖的電池廠商為比亞迪、寧德時代,而外海則有松下、LG化學等等,由於比亞迪的電池基本只供應自家使用,因此在市場份額上不如寧德時代,後者也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電池廠商。

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寧德時代佔據了國內超過50%的市場份額,同樣在國際份額上也超過了34%,特斯拉、奔馳等等在中國的工廠,全部採用的都是寧德時代的電池,也正因為性價比高,得到了特斯拉的青睞,並邀請其赴美建廠。

能夠抱着特斯拉的「大腿」,寧德時代自然是願意的,其負責人多次表態:「一定要去美本土市場!」這句話的含義也很明顯了,實際上就是在表態,願意接受特斯拉提出的條件,在美拿地建廠開啟更深入的合作,也的確雙方能夠合作成功,寧德時代的市場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而寧德時代對於赴美建廠也並非盲目的,此前蘋果公司就曾發出過這樣的邀請,但對於不具備任何技術的「小白」,其直接選擇了拒絕,但面對特斯拉市場份額的誘惑,顯然寧德時代是有點把持不住了,甚至公開了相應的投資計劃,但沒想到如今的風向再度轉變了。

根據最新的消息,寧德時代已經宣布投資140億在河南洛陽建廠,這個工廠在投產之後將用於生產動力電池,除此之外在匈牙利、德國的工廠也順利開建了,投資總額超過了500億,但奇怪的是唯獨赴美建廠沒有了任何的消息。

美本土的電池產業技術薄弱,這也是特斯拉遠赴中國建廠的原因,為的就是擁有更為先進的電池供應,和寧德時代已經有了合作基礎,如果在美的工廠能夠採用寧德時代的電池,將會省出很大一部分的成本,但台積電的「遭遇」成為了不得不防的因素。

寧德時代放棄赴美建廠?

在老美提出了相應的補貼計劃之後,台積電也是懷揣着希望赴美建廠的,但沒曾想工廠剛開始建設,老美的「嘴臉」就暴露了,答應的補貼分文未到位,台積電還要獨自承擔高出本土50%的建廠成本。

張忠謀的預測成了事實,建廠之後不僅被要求交出了核心數據,隨時都要冒着技術被套取的風險,而且就算工廠最終能夠投產,鑒於人工以及運輸等等成本的上漲,也很難實現真正的盈利。

目前中美企業之間的合作,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外加上台積電這樣的遭遇,寧德時代自然是要對赴美建廠重新評估了,韓企LG通用合作在美建廠,就被要求共享核心技術,老美的目的也非常明顯了。

如果寧德時代執意赴美建廠的話,肯定是要付出相應代價的,想要獲得所謂的補貼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成本方面不斷地上漲,也很難實現最終的盈利,所以寧德時代放棄赴美建廠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特斯拉的電池技術是有缺陷的,擁有着完全自研的頂尖技術,寧德時代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攪渾水,要知道特斯拉在本土的銷量並不好,主要市場來自於中國,因此赴美建廠說起來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