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個性緊湊型SUV的較量!傳祺影酷對比吉利博越L!

都說國產SUV「生猛」,而緊湊型SUV可謂是當中之最,國產SUV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大都聚集於此,比亞迪宋PLUS、哈弗H6長安CS75 PLUS等等,理所當然的,有市場的地方就會有新品「攻佔」,而「個性」也就成了它們常用的產品策略,今天被我們推向對比舞台的廣汽傳祺影酷和吉利博越L就是其二。



說起來,傳祺影酷和吉利博越L之間的相似之處還蠻多的——都是平台化產物,影酷基於GPMA架構打造,博越L基於CMA架構打造;都是「背靠大山」,影酷與影豹同屬「影」系列,後者所引發的市場效應有多現象級我想無須多言,而博越L誕生之前,博越的市場保有量、用戶口碑亦無須多言;都是主打個性……如此「投緣」的兩款產品,我們自然不想錯過它們之間的「廝殺」,話不多說,對比來一決高下。


外觀造型


儘管博越L還處於預售的階段,但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影酷和它都不會是缺回頭率的車型,因為就像我們在前文中所說的,二者都主打個性,儘管它們展現於我們的個性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都是博人眼球的。



影酷方面,撇開它那拗口的設計元素名稱(例如躍遷光柵、啟示之眼),影酷初次亮相之時,確實驚艷到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我,在我看來,它所奉行的科技工業美學玩出了長安UNI-T以後又一種驚艷眾人的無邊框中網,橫、豎、斜交錯,密集和疏落共存,設計師留給我們的解讀空間很多,而優秀的設計作品大多如此,影酷顯然是屬於那個行列的。



影酷的科技范是貫穿始終的,這一點在側面和尾部皆有體現,輪轂、把手、尾翼、包圍等等,尤其是尾部的諸多太空元素,讓影酷和這個人人都高喊「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年代有了某種連接,這或許是設計師對時代審美的某種「預判」。



相較於科幻的影酷,博越L傳達給我們的視覺體驗更多是「殺氣」,看上去極為厚實的身板配合時下流行的設計手法,例如點陣式格柵、貫穿式尾燈等等,在我看來博越L的個性更多體現在它的「生猛」,這一點從其極具鑽石切割感的車身線條就能窺知一二,它與影酷整體風格不同,但也算是殊途同歸。


內飾設計


進到車內,影酷和博越L都很好地演繹了「座艙是外觀風格的延伸」這句話,如果說它們的外觀是不同風味的「個性」演繹,那麼它們的座艙則是不同風味的「科技」演繹,只是依舊是殊途同歸。



影酷方面,和以凌厲、鋒芒演繹科技、前衛的外觀不同,影酷的座艙選擇以圓潤、溫和演繹簡約、精緻,所以如我們所見,在內飾設計當中,設計師融入了更多圓形設計,空調出風口、門把手設計皆是如此,這種設計不論橫向對比競品車型,還是縱向對比傳祺車型,都算是頗具創造力和新鮮感的。



作為對比,博越L用了更多的平直線條來展現它的簡約和精緻,這是它和影酷的最大不同,從中控屏幕、方向盤和電子擋把這些主體元素中,我們就能明顯感受出二者的風格差異,孰高孰低全看個人審美,就我個人而言,我是更偏愛影酷的,理由是博越L中控面板那些間斷式的點綴不是很合個人胃口。



當然,二者座艙也有一些相同之處,例如都配備了時下大熱的8155芯片,這一點並不稀奇了,主要還是看廠商適配情況,博越L還未曾體驗,無從下定論。


空間動力


車身尺寸方面,傳祺影酷的長寬高分別為4680mm/1901mm/1670mm,軸距為2750mm,而吉利博越L的長寬高分別為4670/1900/1705mm,軸距為2777mm,從數據來看,影酷的長度和寬度更佔優勢,而博越L的高度和軸距更佔優勢。



落到實際體驗,根據實測結果顯示,影酷的前排腿部空間為870mm-1115mm,前排高度為980mm,後排腿部空間為670-930mm,後排高度為960mm,而博越L的前排腿部空間為880-1130mm,前排高度為1000mm,後排腿部空間為660-910mm,後排高度為970mm,可以看得出,不論前排還是後排,博越L的頭部空間都是更佔優勢的,腿部空間則是平分秋色,博越L前排出色,而影酷後排出色。



影酷和博越L均將提供三種動力總成可供消費者選擇,影酷方面為1.5TGDI+7DCT、2.0TGDI+愛信8AT以及由2.0ATK阿特金森發動機+GMC 2.0第二代機電耦合系統組成的混動系統。博越L方面為雷神混動Hi·F、Drive-E系列2.0TD+7DCT、吉利勁擎1.5TD+7DCT,二者提供給消費者的動力選擇都是多樣且符合主流的,但具體駕駛體驗,博越L我們還未體驗,日後有機會在讓二者來場動態對比。


寫在最後


影酷和博越L身上,我們能找到太多的相似點了,就好像傳祺和吉利在競爭着寫同一篇命題作文,文章中心思想是相同的,只不過因為品牌不同,在具體表達上存有差異,說二者是「平分秋色」並不是為了敷衍了事,最終誰的市場表現更出色,就等博越L的上市價格出來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