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德國中部阿恩施塔特的居民醒來後發現,該鎮郊區一家新工廠挖掘者正在破土動工,該工廠位於一家已廢棄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廠的現場。這個耗資20億美元的項目佔地近57英畝,佔地約100個足球場,是德國第一個大型電池廠,每年可為數十萬輛電動汽車提供足夠的電池。
德國於1876年發明了四衝程內燃機,其汽車工業為戰後德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寶馬、奔馳和奧迪等品牌成為可靠性和汽車工程最專業的象徵。但阿恩施塔特工廠並非由德國汽車製造商建造,相反它是在中國福建省東部多山的寧德成立的一家著名電池製造商出資建造的,這家公司叫寧德時代。根據卦哥家財經在網上查的資料,目前寧德時代公司已經與大眾汽車和寶馬達成了向大眾汽車和寶馬供應電池的協議,因為汽車製造商正在尋求自我改造並擺脫內燃機,寧德時代還同意為戴姆勒的電動公共汽車和卡車提供電池。
為了實現歐盟的氣候變化目標,德國汽車製造商必須從2020年開始減少汽車的碳排放量,否則將面臨布魯塞爾的巨額罰款。因此從2019年開始,在新政策生效之前,大眾汽車和奔馳生產商戴姆勒等汽車製造商開始就他們將生產的電動汽車數量作出大量提升。
電池是電動汽車(EV)中最昂貴的部分,擴大電池的生產對於電動汽車在大眾市場取得成功至關重要。然而,歐洲汽車製造商既沒有本土電池生產,也沒有在更廣泛的電池供應鏈中佔有一席之地。與此同時,寧德時代正在德國建造工廠,特斯拉正在談判在柏林郊外建造一座千兆工廠。德國汽車製造商別無選擇,只能拿着支票本到訪中國,收購國軒高科並和寧德時代合作批量購買電池,大量入股中國電池公司。
德國官員也表示:「我們的競爭對手總部設在韓國和中國。」這是歐洲命運的逆轉,德國曾經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的供應商,但現在中國已經向價值鏈上游邁進。到2022年,寧德時代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提供服務,包括特斯拉和福特,使該公司在遠離化石燃料的轉型中佔據主導地位。
一家很少有人聽說過的中國公司是如何在遊戲中擊敗德國汽車製造商的?
寧德時代的總部位於寧德的邊緣,離養魚的池塘沒多遠,為了服務該廠工人,在這家大型工廠相隔有一條街,那裡有廉價的麵館和農民工經常光顧的汽車修理店。在工廠內,電池部件在自動傳送帶上無聲無息地移動。
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開放最早的城市中工廠的典型代表是民工大軍。也是在那個時候,一個叫曾毓群的年輕人,從福建來到廣東,來到距離香港近沿海城市東莞。當時東莞和深圳是製造業重地,擁有大量的工廠和小作坊,也有大量的農民工,也催生了大量的技術人員。
對於一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來說,曾毓群到了東莞就像走向世界的中心,一個與全球供應鏈相連的地方,那裡的工人住在擁擠的宿舍里,可以看香港的電視節目,而香港當時還沒有回歸,所以電視就偷偷看。在當時開放沒多久,所以東莞這個城市還是農田和稻田,當地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製造業,後面東莞吸引了大量台灣人、香港人和外國投資者投資工廠,並吸引了大批中國各地的農民工。東莞曾經是一個邊疆小鎮,很長一段時間就是一個工廠遍地的區域,還有聞名珠三角的色情服務產業鏈,各地的人們乘坐綠皮火車來東莞進工廠打工或批發服裝。晚上,街道上擠滿了完成輪班的年輕工人,他們滿懷希望和夢想。
曾毓群,1968年出生於福建寧德嵐口村,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天生聰明的他17歲時就從福建省寧德第一中學畢業,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後面又獲得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碩士學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畢業後被分配至福建一家國企,然而和很多傳奇企業家一樣,曾毓群骨子裡也流淌着不安分的因子。他本可以過上鐵飯碗般的舒適生活,因為在國有企業上班是眾所周知的,這份工作會讓他的父母感到驕傲。但曾毓群不滿足一眼看到頭的日子,他毅然決然離開。
曾毓群道東莞後,在東莞呆了10年,後來成為SAE Magnetic在中國大陸唯一的董事。在此期間,他也開始學習電池,到20世紀90年代末,新科磁電廠的首席執行官說服曾毓群創辦電池公司。
1999年,曾毓群創建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並推動了ATL邁向新的發展,生產用於移動手機的電池。這是一個好的時機:手機銷售大量增長,許多人開始連接互聯網,這需要更多的便攜式電源。鋰電池的繁榮已經開始,東莞很快成為生產手機、充電器和配件的中心。
然而,ATL在成立之初,幾乎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或任何突破性技術。曾毓群和他的同事花了100萬美元從美國買下了貝爾的鋰電池專利授權,但當他們回到家時發現,讓這項技術發揮作用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容易,成品存在爆炸的風險,很難進行量產。面對這樣的問題,專利發明人表示沒有合適的解決方式。
當他們在東莞苦苦掙扎時,他們擔心這可能意味着這家新成立的公司會破產。他們花了兩周的時間加班,通過嘗試不同的電解質組合來克服困難,最後他們成功的攻破了技術問題,還找到了降低產品成本的方式,曾毓群後來也把電動汽車電池重複這種模式進行了生產。ATL設法以比韓國競爭對手低一半的成本生產電池,他們的鋰聚合物電池也比其他型號的電池薄,可以根據設備的形狀進行調整,最後該公司在電池生產的三個月內盈利。
自1991年索尼將第一塊鋰離子電池商業化以來,這是中國進軍電池行業的開始,該行業一直由日本主導。中國電池革命進展緩慢,1995年在物理研究所開發了第一塊鋰電池。到2000年,日本仍佔世界鋰離子電池年產量的90%,擁有5億塊電池,而中國年產量僅為3500萬。然而,到2001年,ATL公司出貨的藍牙耳機和便攜式DVD播放機電池已超過100萬塊。同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該組織向大量外國投資開放了中國。
ATL幫助中國成為高價值電池製造商,蘋果的喬布斯當時也面臨iPad的電池續航問題,最後曾毓群成功為喬布斯解決了平板電腦續航問題,iPad現在續航可以超過10個小時就是曾毓群給解決的,後面的蘋果系列電腦一直到現在的14系列都還在使用曾毓群當初的電池技術。曾毓群為蘋果解決了電池問題後,成為全球矚目的人物,這也為他後面做寧德時代汽車電池埋下了伏筆,後面文章卦哥家會詳細撰文寫出。
2011年,曾毓群決定涉足汽車電池並推出寧德時代CATL。截至2017年,曾毓群的寧德時代已超越松下,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商,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與韓國和日本競爭對手相比,曾毓群成功降低了生產成本。德國汽車製造商別無選擇,只能依賴中國來確保其電動汽車電池的安全,大眾也收購了全球排名前五之一的國軒高科電池公司,今年也將該公司在歐洲掛牌上市,並在歐洲建設了電池生產工廠。寧德時代在電池上下游也開始瘋狂併購,收購了大量鋰礦,並捐款巨資給上海高校建立研發合作。
也不僅僅是德國汽車公司,曾毓群為許多中國初創企業提供電池,如理想和小鵬,這些企業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開始向歐洲出口汽車,為德國企業增加了另一層競爭。中國國有企業上汽集團旗下的英國汽車公司MG也在英國出售了使用寧德時代電池的ZS電動汽車。為了確保其擁有穩定的資源流,寧德時代收購了澳大利亞一個鋰項目、印尼一個鎳項目和剛果一個鈷礦床的股份,所有這些都是電池的基本成分。寧德時代還布局了儲能領域,與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建立了合作關係,進軍儲能領域。
根據2022年的全球財富榜,到2022年圓臉、身材矮小的曾毓群身家已經343億美元,成為世界第30位最富有的人。該公司股價從2019年開始快速上漲,隨即也讓投資寧德時代的股東獲得豐厚回報,前幾年認購了寧德時代股票的張磊更是取得數倍收益,卦哥家入場寧德時代時候也才一百元,這些年可以說寧德時代創造的億萬富翁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谷歌和Facebook,其價值已經超過了大眾。
綠色能源時代,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發電都是未來趨勢,隨即而來的技術也並不是汽車技術的競爭力而是電池的競爭力。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方面,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的領導者,曾經汽車大國德國是犯了忽視電池研發的戰略錯誤,所以才導致在現在喪失了競爭力。
現在也許還有人認為電池只用於智能手機和其他便攜式設備,但這是一個錯誤。新能源汽車時代顯然已經開始快速發展,比亞迪已經宣布不在生產燃油車,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核心競爭已不是車輛本身,而是電池!不管是理想、小米、小鵬、華為、蔚來還是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最終數年後誰能活下來都不好說,但目前看寧德時代依然會是全球電池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