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華為發佈了打車服務平台Petal出行(以下簡稱「華為打車」)。9月初,華為打車開啟公測,至今在華為應用市場上顯示,打開次數已達470萬。華為打車屬於信息聚合平台,本身不提供運力,由T3出行、首汽約車等網約車平台提供服務。此外,華為打車還是一個輕應用,無需安裝的同時,還能提供各種服務卡片、場景關聯服務等。從內測到公測,華為打車已經推出有兩個月的時間,那麼它在華為所構建的全場景智慧生態中,又扮演怎樣的角色?實際的打車體驗到底如何?下面,筆者將一一為大家介紹。
有過互聯網相關從業經歷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個詞叫做「產品定義」,它指的是產品在立項初期,就要被定義針對什麼目標群體,具體解決其什麼問題。目前,華為的全場景智慧體驗,覆蓋了智能手機、智能家居、智慧辦公、運動健康、影音娛樂等領域,而華為打車,就是要滿足華為C端用戶的出行需求,進一步豐富全場景未來出行領域。
華為打車區別於傳統打車平台的產品定義,反映到實際體驗中,就是場景體驗的連貫性。用過華為手機的朋友都知道,系統會根據你的出行信息,推薦酒店、出行、景點等相關服務。那麼,當系統智能識別到你需要打車前往高鐵站、機場,就會提醒你是否需要打車,如果你確定,那麼華為打車將會為你提供出行服務。
而基於鴻蒙生態分佈式的特性,華為打車可實現手機與平板之間流轉,未來還可以在電腦、手錶等終端設備上使用,我們在打車時並不需要拿起手機,隨便使用一個終端設備,就能夠下打車訂單,並且實現多個終端間服務流轉。
此外,鴻蒙服務卡片、語音助手等體驗便捷的特性,也被延續到了華為打車當中。例如,在鴻蒙3系統下,你可以預先將華為打車在桌面和負一屏添加服務卡片,發起打車訂單後,預先設置好的服務卡片,就會顯示網約車距離你的位置等行程信息,避免需要反覆進入應用查看行程動態。
智能語音助手小藝,也能夠直接為你接入華為打車服務,只需要語音輸入「小藝小藝,我要打快車」,即在語音助手對話界面,輸入所在地和目的地信息,下打車訂單。如果在【設置-智慧助手-智慧語音-我的-小藝記憶】里提前設置好家庭與公司地址,就可以體驗一鍵打車。
或許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華為打車並沒有什麼區別,畢竟很多網約車司機自己就是同時接多個平台的訂單。但整個流程還是少不少體驗優勢的,如行程動態更直觀,以及場景接入更流暢等。所以,如果你是華為手機的用戶,筆者還是很建議大家去體驗華為打車是怎樣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