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車也要追求性價比,30多萬的預算買車,我當時主要考慮的車型是奧迪A4L和凱迪拉克CT5。A4L增添了RS套件之後外觀變得很酷,在同級BBA中綜合實力是最強的,價格也最親民。凱迪拉克CT5運動氛圍更加濃厚,同價位車型要比A4L配置高一大截,關鍵2.0T高功率引擎全系標配,這一點確實要比40 TFSI的A4L更誘人。
考慮良久,內心還是更傾向於凱迪拉克CT5,雖然奧迪的品牌形象更好,但同價位的車型就別說誰比誰高貴了,難道開大眾輝騰的人會真的被開寶馬3系的人看不起嗎?為了享受車型而不是享受車標,最終我入手了凱迪拉克CT5 2022款 28T豪華型。說實話,這款車自己開是真的爽,後驅給人的操控感很自信,2.0T給人的推背感也相當過癮。但生活除了風花雪月外還有柴米油鹽,此車也有不少短板,例如空間表現,緊湊得不像中級車,這也是我的家人吐槽最多的地方。
不過總體來說,凱迪拉克CT5還是要比同級BBA的車型更加實用,如果再給我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估計我還是會選凱迪拉克CT5吧。這就是我曾經的天真想法,直到開過朋友剛買的林肯Z之後,我才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美系豪車真的不僅僅單指凱迪拉克!
初見朋友的林肯Z,我一度懷疑這是新能源車型,最起碼是個混動產品,因為它的整體設計感確實比較超前,還配備當下最流行的隱藏式門把手。之前我迷戀了一陣子紅旗H9的「燈光秀」,沒想到朋友解鎖他的林肯Z,酷炫的前後貫穿燈組同樣秀到了我,就連格柵中間的林肯星輝標都可以被點亮,車身兩側還會投射出1.8米的熒光光毯,並有兩種造型效果,而我的奧迪只能投射出簡單的奧迪LOGO,與之相比,彷彿不是一個時代的車型。
我偷偷查了一下資料,林肯Z的長寬高分別為4982×1865×1485mm,軸距為2930mm。跟我的CT5比,林肯Z在長度和高度上有優勢,我的車在寬度和軸距上更勝一籌。但是兩款車放在一塊,總感覺我的車比較緊湊,打開後車門,這種對比感更加明顯。單看後排空間,林肯Z彷彿比我的CT5至少高了一個級別。而且這款車的地板中間幾乎沒有凸起,座椅還配備三個頭枕,我的車由於凸起的存在,後排幾乎只能坐兩個人,後排座椅也僅配備兩個頭枕。CT5的運動性確實不錯,但為此犧牲了太多的空間和舒適性,有點得不償失。
來到前排,林肯Z給我的衝擊感更大,開了近一年的凱迪拉克,今天終於領略了什麼是美式豪華。除了凸顯雍容華貴的真皮和各種細節走線,林肯Z還配備了12.3英寸液晶儀錶+27英寸巨幅屏幕,二者貫穿相連給人的感覺太震撼了,關鍵屏幕的分辨率還相當高,中控屏幕的主駕和副駕部分能夠分別控制,可玩性太強了。細節部分林肯Z拿捏的也很到位,並沒有像某些電動品牌,除了大屏之外什麼設計都沒有。此車配備的Lincoln Touch智控面板就很吸引人,觸控反饋相當靈敏,感覺比實體按鍵還要好用,也更美觀。再回看CT5的內飾,4.2英寸儀錶和10英寸中控忽然顯得挺寒酸,雖說整體做工用料也不錯,但總感覺輸太多了。
隨後我就自我安慰,每個車都有自己的長處,在舒適性和豪華感方面CT5稍微弱一點,但是在動力和操控方面,CT5卻沒有對手呀。但看到林肯Z的動力配置,卻又嚇了我一跳。同樣是標配2.0T高功率引擎,林肯Z的這款發動機卻可爆發246匹最大馬力和376N·m峰值扭矩,比我的車還多出了9馬力和26N·m扭矩,搭配上8AT變速箱,零百加速時間只需6.8秒,比CT5還要快0.5秒。
動力上也不自信了,我又在配置上找安慰。我的車廠商指導價29.94萬,朋友新買的林肯Z i酷 尊雅版29.98萬,價格相當接近。它卻比我的CT5多出了19寸輪轂、方向盤加熱、手機無線充電、主駕座椅記憶、面部識別等許多舒適性配置。林肯Z所配備的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居中保持、道路交通標誌識別、前方碰撞預警、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適應巡航、自適應遠近光燈等安全配置也是我的車所不具備的。就連整車質保時間林肯Z都是5年或14萬公里,我的車只有三年,真是越比越氣呀。
原來美式豪車不只有凱迪拉克,開習慣了CT5,再開林肯Z,我感覺兩車的差別就像本田思域和本田雅閣之間的差距一樣大。CT5隻有操控性佔優勢,林肯Z卻在舒適性、高級感、空間表現等方面更加出色,妥妥的緊湊級車和B級車之間的差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