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陳清泰:中國芯片企業應抓住機遇闖入全球產業鏈

文:懂車帝原創 魏微

[懂車帝原創 行業] 10月11日-12日,第三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在南京召開。此次大會召開之時,正值全球芯片、軟件等供應鏈條愈加緊張之時,也是汽車產業各方對供應鏈穩定尤為關注的關鍵時刻。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全球減碳行動的推動下,汽車供應鏈的低碳化也正成為繼供應鏈安全之後影響汽車供應鏈變革的又一重要因素。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

在全球變局與雙碳目標下的汽車供應鏈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就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全球芯片短缺危機下中國供應鏈的挑戰與機遇等話題分享了最新的思考成果。

談及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陳清泰表示,「中國汽車保有量還有翻番的前景」。

他分析稱,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7億輛,千人保有量只有192輛。美國全球第一,千人保有量達到了837輛,而人口密度很高的日本是519輛,但與我國人均GDP也就是1萬美元相當的馬來西亞為433輛,俄羅斯是373輛,巴西是350輛。「從全球發展的歷程來看,隨着人均GDP的增長,個人出行機動化的消費趨勢是有高度相似性的,我國人均GDP還在年年增長中,我國汽車保有總量還有翻番的前景。」陳清泰表示。

在新冠疫情還未消退的情況下的全球芯片斷供危機,陳清泰指出:「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很快暴露了我們在車載芯片供應鏈上的短板,實際它也成了全球供應鏈的短板。」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

陳清泰理事長認為,這對中國汽車產業鏈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他表示:「近年來,我國芯片設計企業快速成長,車用芯片設計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在傳統芯片供應鏈『卡脖子』的情況下,國內車企也增強了選擇國內企業研發設計芯片的意願,可喜的是,國內芯片批量裝車後驗證的效果是很好的、是可以裝車使用的,這就增強了供需雙方對國產芯片的信心。」

陳清泰認為,芯片短缺危機為中國企業創造了闖進全球芯片供應鏈的機會。

他同時指出:「去年開始的芯片危機出現了兩種情況,一是傳統芯片供應體系供應不足,二是目前全球高性能車載計算芯片的產業格局還沒有固化,這兩個因素為我國新起的車載芯片企業打開了一個在競爭中崛起的機會窗口。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會,闖進全球芯片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