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田中國官方發佈的銷量數據顯示,8月份,本田中國終端銷量為91694台,同比下降38.3%。1-8月累計銷量為986366台,同比增長109.6%。今年近百萬台的累計銷量,足以說明本田旗下的產品車型在市場中的熱度仍然不低,但具體到前兩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銷量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
因為受到芯片短缺和疫情反覆的影響,很多車企的市場表現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無論是奔馳和寶馬等豪華品牌,還是豐田和南北大眾等一線合資品牌,基本上都沒有逃脫「缺芯」的制約,當然了,作為日系品牌的代表之一,本田汽車也不例外,這也能夠從本田中國發佈的銷售數據略知一二。
作為本田汽車在中國市場裏面的代表車企之一,廣汽本田每年都為本田汽車貢獻了不少的市場份額,儘管旗下的多款產品車型都飽受吐槽,但這並不影響各自在市場中的銷量,比如雅閣、皓影和凌派。國家相關部門發佈的廣汽本田旗下車型在2020年和2021上半年的大範圍召回,也讓廣汽本田部分車型給人一種「蘿蔔快了不洗泥」之感。
從本田中國發佈的銷售數據不難看出,8月份,廣汽本田終端累計銷量為52451台,環比下滑了15.4%。由此可以看出「缺芯」對廣汽本田旗下部分車型銷量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儘管沒有公布單車型的具體月銷量,但雅閣、皓影和繽智等走量主力應該是在廣汽本田芯片供應的保護範圍內。
畢竟,雅閣和皓影等走量主力關係著廣汽本田在市場中的排名和地位,確保銷量主力不至於下滑太大,有利於廣汽本田在抗衡競爭對手的同時,也能夠保證有利潤。雖然說各大車企都受到了「缺芯」帶來的苦惱,但能夠在可控範圍內,不與競爭對手拉開太大的銷量差距可以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8月份,廣汽本田旗下的皓影和雅閣應該還會實現月銷過萬,畢竟,7月份皓影和雅閣的單月銷量達到了15354台和10154台,作為廣汽本田的銷量主力,廣汽本田還要憑藉這兩款車來叫板RAV4、途觀L和凱美瑞以及天籟等競爭對手呢,所以說,在芯片供應上廣本應該會往這兩款車型有所傾斜。
多說幾句: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和趨勢,雖然說日系車這幾年在中國市場做得風生水起,但伴隨着國產品牌的積極向上,以及國產車實力的逐漸走強,勢必會對雅閣、皓影等日系車型產生一定的衝擊。
也許「缺芯」事件,對包括通用、豐田和本田在內的合資品牌影響比較大,但對比亞迪、吉利汽車和長安汽車等國產品牌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超過合資車的契機,你說呢?
溫馨提示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片來源網絡,歸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熱度,從細微變化解讀國內車市。更多精彩內容請查看中部最具影響力的自媒體:車市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