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車對決「疑點重生」,難怪網友都替卡羅拉喊冤

對於車輛安全性的測評中,最能引發關注的事情莫過於推翻專業測評結構的結論。掀起整個汽車圈討論的速騰和卡羅拉對撞測試就是其中之一。

原本以為,接連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敗北」的德系品牌不會有什麼亮眼表現,卻沒有想到,速騰卻代表德系品牌重新站了起來,在媒體搭建的舞台上「完勝卡羅拉」,很明顯,這一切來得太科幻了。可事實真是如此?其實裏面大有文章。

首先,網友普遍的質疑聲集中在車型的選擇上。這一次在碰撞中使用的兩款車分別是豐田2021款1.2T S-CVT先鋒版卡羅拉,指導價為11.98萬元;2021款200TSI DSG舒適智聯版大眾速騰,指導價為15.09萬元。其中,速騰為中配車型,且為25%加強版本,卡羅拉是低配車型,兩款車的售價差出了3萬元。

主辦方對此的解釋是因為買不到低配速騰,但在最後的點評中卻完全沒有提及兩款車長度相差了118mm,整備質量差出45kg,更沒有解釋這個差值可能帶來的影響如何。作為媒體從業者,他們沒有「自圓其說」和首尾呼應,似乎是想淡化這個問題。

這種姑且可以算作「輕微不嚴謹」,但除上述原因之外,還有很多關鍵點就顯得不那麼自然了。最明顯的就是隻言片語中帶出來的「雙標」態度。比如兩輛車發生碰撞後,同時打開了雙閃,但在視頻解析中,主辦方只特意提及了「大眾雙閃打開了」,對卡羅拉的雙閃狀態隻字未提。

另外在視頻熱場階段明顯可見,卡羅拉的後排座椅是正常放置的,而速騰的後排則呈四六比例放倒。單看這個細節沒有什麼,但是請注意,在最後的結論分析中,主持人特意強調了卡羅拉的後排座椅脫落,有可能造成車內人員損傷。這就是問題所在,連最起碼的座椅設置都無法統一,為什麼還要針對這一項進行比較?

更不能容忍的是,明明是卡羅拉與速騰兩輛車之間的「爭鋒相對」,在總結部分,主持人的原話卻變成了「TNGA對撞MQB,輸給了MQB」,這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

以往專業測試機構的成績早就能證明,進行結構上的改進或更換材料,就能在短期內增加車輛安全性。雖然看上去即將演變為「開卷考試」和應試教育的碰撞測試並沒那麼光彩,但提高成績早就變成了一件「想做就能做到」的事情,和平台架構根本就沒有直接的牽連。

而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去年年底,復出的中保研又為帕薩特做了一次碰撞測試,這次該車型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和第一次的結果大相徑庭,但網友們卻並不買賬,還質疑中保研不夠公正。

我們不妨想一想,這場號稱全球首次的碰撞測試到底想證明什麼問題?是日系真不行?還是德系更「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