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的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車頭很長的卡車,看起來很威風,比如說電影《變形金剛》中擎天柱,它的原型就是彼得比爾特389卡車,這款車的價格在300萬元以上。國外的這種長鼻卡車由於車頭接近兩米,因此安全性更高,有數據顯示,相比於平頭卡車長鼻卡車在追尾事故中的人員傷亡率可以降低20%左右。
除了彼比爾特以外,像斯堪尼亞、奔馳、沃爾沃、德國曼都是世界有名的卡車生產商,這些品牌的卡車性能強、省油、質量好,但是這些品牌的車型卻在國內很少看到,為啥家用車有很多合資品牌的車型,但是卡車卻很少見到國外品牌呢?
其實在沿海地區,或者一些大城市,是偶爾能看到奔馳、沃爾沃的卡車的,但是佔比只有5%左右,總體來說,進口卡車目前在國內還是很難立足,主要原因就是以下幾點:
貨運追求效率
卡車不像家用車,我們買家用車買合資車甚至進口車是為了更好的駕駛感受、更強的動力、更舒適的乘坐感受,但是卡車不一樣,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貨運,而貨運最重要的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一切。
像進口卡車,它的售價本身要比國產卡車貴的多,甚至價格高出一倍還不止,但是運輸的效率卻基本相當,如果你是老闆,同樣的錢,你肯定也是會買兩款國產的卡車,這樣的運輸效率肯定要比一輛卡車高得多。
進口卡車水土不服
進口卡車由於是整車進口,其維修保養費用更貴不說,很多配件可能很多修理廠都沒有還需要等,而國產卡車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幾個主流品牌的卡車一般大型的修理廠都能修。
除此之外,國內柴油的油品相比國外也有差距,因此很多進口卡車往往出現油品不達標的情況,導致發動機損壞甚至報廢。
另外,我們都知道,國內的卡車很少有不超載的,很多跑貨運的表示,不超載根本賺不到錢,而進口卡車針對超載並沒有特殊設計,而國產的卡車非常方便地可以對車身進行加長加高或者加固,來運輸更多的貨品。
排放政策問題
眾所周知,我國的排放政策法規是比較嚴格的,如今已經更新到了國六B的排放政策,而國三的柴油車型,將被引導報廢,因此即使花高得多的價格買進口的卡車,經過幾年的使用,很可能就跟不上排放法規的標準了,而需要被進行引導報廢,在這樣的情況下,價格更低的國產卡車無疑更有優勢。
國內交通狀況問題
目前國內的交通狀況來說,也不太適合使用進口的卡車,像美國人口要比中國少得多,道路筆直,而國內車輛密集,並且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非常多,貨運貨運的整體素質、道路狀況等等原因,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率是比較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進口卡車,一旦發生事故,損失要大得多。
國產卡車發展迅速
坦白說,國產卡車與歐美髮達國家的卡車相比較,差距依然很大,特別是在長期的運營穩定性方面,但是國產卡車也不是一無是處,國產卡車這些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目前各品牌發動機100萬公里無大修的車輛也比比皆是,主要差距還是在變速箱和電控技術領域,但是國產品牌也在努力追趕。
歸根結底,卡車和家用車還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卡車要求的是效率,而對於舒適性、配置等其他方面要求不高,而價格就是非常大的制約因素了,因此國產卡車才能佔領國內95%的市場份額,希望國產卡車能夠在高銷量的前提下踏實鑽研技術,早日趕超國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