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2020年11月16日23:40:04 汽車 1777

當電池容量不可能無限制增長時,快充技術就一定會發展起來。智能手機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一路徑的可行性,那麼電池技術進步更加緩慢的電動汽車,什麼時候才會有快充技術的實質性進步呢?

童濟仁汽車評論丨辰巳

面對電動汽車的續航焦慮,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和充電速度提升,哪一個會率先發生跨越式突破?

如果從1990年通用EV1發佈開始算起,在電動汽車發展的前25年里,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都是行業關注的焦點,而核心思想就是不斷探索新的電池正極材料。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但是,每一種電池材料都有其能量密度的理論上限,而且能量密度越高,電池特性越活潑,對於電池控制管理的要求也越高。到了2020年,磷酸鐵鋰電池又重新回到主流市場的視野,就是放棄了對能量密度的單一追求,轉而全面考慮電池安全、成本與能量密度的平衡。

於是,對充電速度的提升開始得到更多的重視。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相比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遇到的瓶頸,快充技術的發展事實上也有不少未知。這些未知,既存在於技術層面——電池、充電樁、功率元器件三者的協同,也存在於標準法規層面。

▎提升充電功率,先提升電壓

在2019年之前,主流電動汽車的高壓系統都是400V,而充電功率的提升就是對充電電流的提升。比如,特斯拉超充從第二代120kW提升至第三代250kW,就是在400V的電壓平台下提升充電電流。

但是,當充電功率達到250kW時,最大充電電流已經超過500A,想要再進一步提升功率,只能靠提升電壓。從目前公開的消息看,包括保時捷、奧迪、捷尼賽思等豪華品牌電動車均已宣布採用800V高壓系統,通用的電動版悍馬、領克浩瀚SEA架構也採用了800V高壓系統。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從400V提升到800V,看起來很美好,但是意味着電動汽車所有的高壓元器件及管理系統都要提高標準,首當其衝的就是逆變器。

在電動車上,動力電池毫無疑問是最貴的零部件,排名第二的就是逆變器。

傳統IGBT通常適應的高壓平台在600-700V左右,到了800V高壓就必須要採用碳化硅材料的MOSFET半導體。去年9月,德爾福宣布推出800V逆變器,並宣布將會為一家「全球高檔品牌」在2022年推出的新車供貨,比亞迪也在漢EV上首次採用碳化硅做高壓系統,不過高壓只達到了600V級別。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不過,碳化硅器件目前面臨所有新事物都會存在的兩個問題:供應量少、價格高。漢EV初期產能不足,碳化硅器件的供應跟不上是重要原因之一,德爾福碳化硅器件的初期訂單也主要集中於歐洲豪華品牌,有足夠的單車溢價能力支撐成本的提升。但是,產能提升和價格下降,同樣也會呈現正相關。

想提升充電功率,先要提升電壓。因此,800V高壓平台在電動汽車自上而下的普及,會是電動車行業一大趨勢。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大功率充電對電池有什麼影響?

大功率充電要求動力電池有更高的充電倍率,這和傳統意義上純電動汽車採用能量型電池的特性是矛盾的。

以達到250kW的特斯拉第三代超充為例,最大充電電流約為520A,按照Model 3長續航版電池216.2Ah的額定容量計算,充電倍率約為2.4C。隨着充電功率進一步提升,對於充電倍率的要求也在提升。目前行業較為統一的認知,是充電倍率需要達到4C,才能滿足400kW的充電功率。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但充電速度過快,電池內鋰離子從正極向負極運動的速度就會加快,會在負極表面形成結晶,降低負極效率,從而降低電池的實際容量。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曾經做過一個測試,將三台測試車在同樣的初始條件下以不同的功率條件充至滿電,然後進行同樣的NEDC循環,計算續駛里程在慢充與快充條件下的差異。

結果表明,三台車快充後的續駛里程相比慢充分別下降了13.7%、16.5%、4.5%,差異最大的一台車,快慢充的續駛里程差距超過了40km。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電池組充電結束,取決於性能最差的電池單體,而不同的充電功率會造成電池組內各個電池單體電壓不均衡。小功率充電下,充電時間長,電池包內部各個單體能夠緩慢維持電壓趨於均衡;而充電功率大幅增加時,單體無法在短時間內保持均衡狀態,整個電池包電量未能達到最大容量就已無法繼續充電。

還是以特斯拉超充為例,儘管V3超充相比V2超充最大功率高出一倍,但是在55%電量之後,兩者充電功率幾乎一致,也就是儘可能保證電量能夠充滿。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所以,在電池系統提高電壓的瓶頸之外,電池充電倍率的提升以及為此而要解決的容量降低問題,將會是充電速度提升的另一個瓶頸。

▎標準落後於技術,廠家都在觀望

目前,我國採用的電動汽車充電標準是2015年頒佈的《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國家標準》,其中國標直流充電口參考了日本CHAdeMO組織開發、廣泛應用於日本及北美等地的充電口設計,最大電壓與電流分別為950V、250A。也就是說,在現有國標的框架下,最大快充功率被限制在240kW以內。

所以即便行業已經具備快充研發與配套的能力,但是國標的相對滯後,也會增加他們的觀望情緒。此時,車企及充電供應商有兩個選擇:推行自有標準,或者等待國標更新。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上,執行包括硬件接口、軟件協議在內的自有標準,顯然不是一件明智之舉。一度選擇自有充電接口的特斯拉,最終也換回了國標接口,對於其它體量較小的外資品牌而言更加不可能在這件事上自立門戶。

所以,車企和充電供應商普遍選擇了第二條路——等。星星充電已經給自家500kW的大功率充電樁進行了對口測驗,普天新能源、特來電等也有400kW以上充電樁的技術儲備,將根據國標的推進情況適時投放。

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的時代什麼時候才會來? - 天天要聞

此時,新國標的發佈計劃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國標的推動,又與重點企業的技術推動緊密相關。根據此前媒體報道,新版快充標準預計會在明後年推出,電壓和電流上限分別提高到了1500V和600A,最大功率可以達到900kW。

一旦新國標推出,相關企業目前的大功率充電樁就會穩步推進,車企也會加快對快充適配的步伐。

▎寫在最後

早年間,大家對智能手機的要求,往往是電池夠大,以保證使用續航。但是能量密度達到瓶頸後,近年來30W、60W乃至120W的快充宣傳已經深入人心,成為智能手機行業的主流。因為充電功率的快速提升,量變產生質變,消費者使用手機的習慣也在發生變化,由此催生了很多新的生態。

電動汽車同樣也是如此,現在長續航Model 3可以在超充上5分鐘充至120km的續航,其實已經改變了很多特斯拉消費者的用車習慣。而如果達到400kW以上充電功率的充電樁逐步普及,真正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將會對整個行業的技術走向、電動車的用車生態產生質的變化。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銷量不行投訴媒體第一名,這家車企玻璃心太重了 - 天天要聞

銷量不行投訴媒體第一名,這家車企玻璃心太重了

首先車賣家先聲明也絕對是抵制那種造謠黑媒體的,車評人的角色應該是給消費者公平客觀的去呈現產品的好壞以及當前車企的一些經營狀況,以便讓消費者買到更好的產品,但是現在有些車企玻璃心嚴重到媒體稍微一對比就瘋狂投訴!
從「500萬內最好」到「24%暴跌」,增程失寵了? - 天天要聞

從「500萬內最好」到「24%暴跌」,增程失寵了?

當第二季度實際交付量比預期下限還少1.5萬輛,所謂「訂單持續湧入」的場面話,在資本市場眼裡已淪為皇帝的新衣。理想汽車近日公布的交付數據,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汽車行業激起層層漣漪。2025 年 6 月,理想交付新車 36279 輛,
補貼後 8.98 萬!奇駿·榮譽上市!換新logo+懸浮大屏,搭2.0L四缸 - 天天要聞

補貼後 8.98 萬!奇駿·榮譽上市!換新logo+懸浮大屏,搭2.0L四缸

新款奇駿·榮譽版上市,共推2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1.98 萬起!國補好價 8.98 萬起!這價格實在很有殺傷力!同步還推出限時 8 打購車權益,買得起用得起!今年上半年,東風日產奇駿車繫纍計銷量1.9萬輛,為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2025款奇駿·榮譽來了,新車主要針對造型細節進行調整,內飾換裝12.3英寸懸浮式中控屏+最新車機系...
特斯拉公布Q2車輛交付量下降14%,但高於市場預期 - 天天要聞

特斯拉公布Q2車輛交付量下降14%,但高於市場預期

特斯拉公布第二季度交付約 38.4122 萬輛汽車,同比下降 14%,為連續第二個季度同比下滑。由於這一數據好於一些分析師的預期,其股價上漲近 5%。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去年同期交付 44.3956 萬輛,生產 41.0831 萬輛。關鍵數據如下:2025 年第二季度總交付量:384,122 輛;2025 年第二季度總產量:410,244 輛。根據 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