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2020年04月01日05:06:06 汽車 105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在狹窄的停車場里,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位,等停好車之後才發現,車子兩邊的間距太窄,車門幾乎打不開了!

最後掙扎了好幾輪,才從車門開啟的一點小縫隙里擠出來,別提多難受了。

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 天天要聞

這時候,相信你一定會非常羨慕那些諸如GL8、奧德賽那樣的MPV擁有的電動側滑門。

的確,從這樣一個場景中就可以看得出,側滑門到底有多大的好處了。

它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佔地面積小,不像普通車門那樣,需要一定的空間才能擁有足夠的開啟角度,而且開啟面積很大,上下車非常便利。

而電動側滑門更是其中的「明星」,只需要輕輕一拉,它就能自動開啟或者關上,操作、上下車的過程顯得十分優雅。

也正因為如此,它幾乎是每台中高檔MPV的必備配置。

甚至有人放言:「沒有側滑門的MPV就是在耍流氓!」

然而你也會發現,如此便利的側滑門,幾乎沒幾台轎車或者SUV會採用它。

甚至於放眼20萬以下的家用車市場,能用上電動側滑門乃至手動側滑門的MPV也是極少的。

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聊聊這個事兒。

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 天天要聞

或許大家會很好奇,側滑門真的就是MPV、麵包車的「專利」嗎?

我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基本正確。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例外的。

雖然在國內,基本上沒有轎車和SUV會採用側滑門。

但是在歐洲,有很多國家的開放道路十分狹窄,當地人都十分青睞體型靈活的中小型車輛。

尤其是單廂車、兩廂車。甚至會有一些中小型車會採用側滑門的獨特設計,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標緻1007。

這是一款和大眾POLO、福特嘉年華同級別的小型車,卻採用了雙側的電動側滑門設計!

而且車門面積很巨大,因此哪怕在狹窄的停車位里,乘員上下車依然很方便。

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 天天要聞

不過,像標緻1007這樣的「特例」,依然改變不了側滑門普及面低的事實。

這又是為什麼呢?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側滑門的成本偏高。

根據廠商的估算,側滑門的量產成本普遍在2000-3000元左右,比普通的鉸鏈式車門高2-4倍。這對於其普及顯然是很不利的。

目前,國內帶側滑門的MPV車型,要麼是偏低端的貨客兩用車,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麵包車」。

為了控制成本、壓低售價,這類車型多採用手動的側滑門,設計簡單、使用體驗非常差;

另一個是諸如GL8、奧德賽、艾力紳這樣的中高端MPV。

這類車型定位更高,能夠承擔得起更高的成本,而且用戶體驗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都帶有電動的側滑門,體驗上要高級不少。

但是它們的銷量,相比起主流的轎車和SUV顯然要低不少,這也影響到了側滑門成本攤派的效果。

而諸如GL6、宋MAX、GM6這樣的家用MPV,既要控制價格、又要保證用戶體驗,就只能放棄側滑門了。

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 天天要聞

其次在設計上,側滑門對於車身的外觀也有所限制。

造型方正的車身,顯然更容易布置側滑門。但是過於方正的車身,顯然是家用買家比較難接受的。

如今的轎車和SUV,車身大多有着很複雜的車身曲面造型,側滑門機構的布置難度極高。

而且側滑門「外露」的滑軌,有時候對於車身的美觀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

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 天天要聞

另外,側滑門的維修成本也比較高。

側滑門的系統內部多使用鋼索傳動,有可能會發生鋼索斷裂的風險,只有少數高級的MPV採用皮帶傳動,質量可靠性顯然不如傳統的鉸鏈車門。

有的車型的側滑門,由於布置原因,一旦出了故障需要專門摘掉第三排的玻璃,甚至只能把第三排的玻璃敲碎,顯然這是很多用戶都難以接受的。

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 天天要聞

還有一點就是,如今的電動側滑門系統技術,幾乎被外資、合資供應商壟斷;

國內供應商幾乎被行業邊緣化,這對於其在國內的普及也製造了更高的門檻。

總而言之,側滑門雖然使用體驗非常不錯,但是它成本偏高,而且對於設計、製造、維修的要求都比較高。

從衡量成本、設計和需求的角度出發,側滑門被眾多廠商邊緣化也是比較無奈的事情。

希望國內的廠商能夠早日突破問題,讓它儘可能普及到更加親民的車型上,給大家帶來更好的體驗。

每日一問

說出來驚訝一下大家吧!

側滑門只是麵包車的「專利」?如此便利為何得不到普及? - 天天要聞

中午看什麼您說了算!如果您有什麼感興趣的、想知道的話題都可以通過文末留言告訴我們,我們會根據大家的話題進行篩選,在之後的文章中為您解答!

優質熱文推薦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理想i6:與奶爸車劃清界限 - 天天要聞

理想i6:與奶爸車劃清界限

當理想i6以一種「不像SUV也不像MPV」的姿態亮相的時候,很多人都還在糾結它屬於哪個類別。實際上,它已經不打算被歸類了——它來乾的,是把純電SUV這塊看似繁榮實則虛胖的市場直接連根拔起。看清楚,現在市面上20萬以上的純電SUV里,有幾台是真的「剛需」?你真打算開Model Y翻山越嶺?用蔚來ES6去沙漠露營?城市用戶買這些...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 天天要聞

大眾確實深陷「價格戰」!速騰一口氣降5萬,1.5T版性價比太高了

新能源汽車確實很好,用車成本低,配置還很豐富,但是在國內汽車市場還是有很多人喜歡油車,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市場,很多朋友外出幾千里務工,新能源汽車確實有續航焦慮,不能滿足這一部分用戶的需求。加上最近兩年,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對於傳統油車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油車價格也大幅度下跌,很多車型都跌至冰點,比如說大...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 天天要聞

李想「不想造車」的背後,其實是想造「司機 Agent」

李想認為,理想汽車的智能化原創性已超增程。作者|曹思頎 周永亮編輯|靖宇五個月前,李想高調地宣布了將 All in AI,表示理想要從一家智能汽車公司,轉型邁向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而這次,李想帶着全新的 VLA(Vision-Language-Action)模型走到了公眾面前。此前,VLA 已經在 3 月的英偉達 GTC 大會上首次發佈,它是理...
旗艦SUV降價到8萬多,全系2.0L發動機,油耗最低不到5個 - 天天要聞

旗艦SUV降價到8萬多,全系2.0L發動機,油耗最低不到5個

在當下汽車市場,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競爭激烈,消費者挑花了眼。不過最近,廣汽豐田鋒蘭達可是憑實力「出圈」,引起了不少關注,到底咋回事呢?咱們一起來看看!以前,鋒蘭達指導價在12.58 - 18.48萬,這個價格在緊湊型SUV里不算低,不少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