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是這兩天最熱門的車型,在新品發佈會上,雷軍並沒有公布關於價格的一切信息。
這也使得這台車的價格成為了市場猜測的重點,但從行業經驗以及目前的製造成本來分析,小米yu7的定價不會特別高。
新車規划了三個版本,也就是普通版、pro版、max版。
其中,入門版車型純電續航835km,裝備96kwh電池包,加速成績5秒88,pro版本為雙電機設定,加速能力更快,只需要4.27秒,同時標配了雙腔空懸。
頂配車型max為性能版車型,多了5c電池,加速能力3秒23,同時配備了電吸門等更好的硬件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小米yu7全系配備了800v高壓充電平台,全系激光雷達,算力達到了700tops,也就是說即便是入門車型,也足夠用了。
理性來看,入門的小米yu7,已經強的不像話了。但價格呢?
小米yu7大概率不會賣的特別貴,主要是兩個原因:
一個是,行業現狀決定的,目前電池級碳酸鋰的原材料成本直逼6萬每噸大關,相比於此前60萬每噸的價格降低了90%。
也就是說,生產電車的原材料成本非常低,即便是小米yu7用的90多度電池包,其實成本大概率還不到8萬塊錢。
算上雷達、芯片、電機、白車身、軟質材料、座椅、懸架等等材料成本,其實均攤在一台車上,沒有想的那麼高。
之前電車的價格高,是因為90度電池包的成本至少需要11萬,現在大幅度下調,有效壓縮了製造成本。
而且,小米yu7無論如何都需要面對model y這個強大的對手,目前model y的成交價其實在24、25萬左右,算上利息補貼、尾款減免等等,其實價格早在25萬以內了。
無論是從製造成本,還是從商業對手兩個角度來看,小米yu7的入門車型都應該在25萬左右。這樣既能保證一定利潤,還能有效搶奪特斯拉的潛在客戶群體。
另一個,市場對純電車的接受能力有限。
從整個市場端來看,定價超過30萬的電車銷量都會驟降,核心原因就是發動機的缺失,註定了純電車存在很多的銷售阻力,比如說無法應對高強度的出行場景,即便是有800v、5c技術也不行。
同時,純電車的後期壽命誰也無法保證,那麼太貴的電車一定會勸退很多人。
這是市場自由競爭之後的結果,所以小米yu7的主銷車型定價大概率會在28萬左右,落地價卡在30萬左右的區間,這樣既能完成對利潤的收割,還能保證銷量不會太差。
其實小米yu7不難定價,小米可以按照model y的定價模式來走完全沒有問題。
畢竟從銷量來看,去年model y的單車銷量接近50萬台,既是純電車型的銷量冠軍,也是均價最高的純電車型。
所以瞄準特斯拉進行定向收割,用雷軍獨家的營銷方式和yu7自身更加合適的產品力,想要在銷量上做出成績,對於這台車來說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