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征,中國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輝煌大事件,不拋棄不放棄的長征精神,更是被中國人深刻鐫刻在心中。
那麼對於現代人來說,長征精神是什麼?
長征路上,四路紅軍橫跨14個省份,翻雪山過草地,在極艱苦的條件下,經歷了600餘次戰役戰鬥,譜寫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
兩萬五千里的征途上,十餘萬英烈犧牲,也就是說平均不到100米就倒下1名紅軍戰士。
他們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征精神,始終激勵着中華兒女在苦難中拼搏,奮勇向前。
血戰湘江:1934年10月25日—12月1日
廣西興安曾有句民謠:「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講的就是紅軍最慘烈的一戰——湘江戰役。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征路上的第一場大戰,衝破了敵人精心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徹底粉碎了敵人妄圖全殲中央紅軍於湘江邊的陰謀。
張慶濤《湘江·1934》油畫
真實地表現了一場攸關紅軍生存的激烈戰役
VS
今天的《湘江戰役紀念園》
▼
遵義會議:1935年1月15日—17日
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和長征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次重要會議,開啟關鍵轉折、挽救危亡局勢,讓革命的種子星火燎原。
劉向平《1935·遵義》油畫
與會人物激烈的論爭
VS
今天的《遵義會議會址》
▼
四渡赤水:1935年1月—3月
四渡赤水出奇兵,取得了紅軍長征史上以少勝多,變被動為主動的光輝戰例!
邵亞川《四渡赤水出奇兵》油畫
火光映紅了水和天,也照亮勝利的前程
VS
今天的《茅台渡口紀念碑》
▼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9日
《七律·長征》詩句中的「金沙水雲拍崖暖」描的述戰役正是紅軍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皎平渡寬140多米,面江寬闊,急水浪大。紅軍主力靠7隻小船,每隻船6人,3一人班,一小時一換班,踏波蹈浪,日夜穿梭,7天7夜在平皎渡過了金沙江。
宗其香《巧渡金沙江》油畫
呈現紅軍戰勝了敵人與天險的革命氣概
VS
今天的《紅軍巧渡金沙江紀念碑》
▼
飛奪瀘定橋:1935年5月24日—30日
長征史詩永放光芒!紅軍飛奪瀘定橋彪炳千古!譜寫了一曲長征途中「驚、險、奇、絕」的戰鬥奇蹟,令人驚動心魄可歌可泣。
井士劍、郭健濂《飛奪瀘定橋》油畫
22 名突擊隊員攀爬鐵索、匍匐行進,畫面極其激烈緊張
VS
今天的《瀘定鐵索橋》
▼
臘子口戰鬥:1935年9 月16日—17日
「臘子口一戰,北上的通道打開了。如果臘子口打不開,無論軍事上、政治上都會處於進退失據的境地」。
臘子口戰役是軍事史上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著名戰役,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進入陝甘的通道。
晏陽、李武《智奪臘子口》油畫
描繪了正面向臘子口守軍發起攻擊的激烈戰鬥場面
VS
今天的《臘子口戰役紀念碑》
▼
會寧會師:1936年10月
1936年10月9日,紅一、四方面軍會在寧勝利會師,盡此管時二紅方面軍仍長在征的路上,但三大主力紅軍會合的大勢已成。
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軍面到寧達夏西吉縣台將堡,同紅一方面會軍師。至此,三大力主紅軍勝利會師,中國工紅農軍持續兩年、轉戰14省個的里萬長宣征告利勝結束。
孫向陽、陳樹東、孔平《大會師》油畫
再現兩大紅軍主力會師的恢宏場面
VS
今天的《會師紀念塔》
▼
2024年4月6日
跟着走吧網《重走長征史詩路》
回望那段史詩般的行走
。
正在報名中
【作者:走吧網;公眾號:走吧網】